国民政府第一试——民国16年孙像中山陵壹圆

国民政府第一试——民国16年孙像中山陵壹圆

1917年国父孙中山为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成立了军政府(又称护法政府)。1925年,改组后成立的国民政府在次年发动北伐,1927年3月攻克南京,4月18日宣告建都,随即筹备拟发行孙中山像银圆以取代“袁大头”。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他以南京为辛亥革命临时政府所在地,生前希望葬于紫金山麓,各界遵其遗愿进行筹备,中山陵的设计方案在同年9月选定,次年1月破土兴建,1931年底完工。新币则是由中央银行一手办理,在看过所准备的中山陵图纸后,耿爱德以顾问的身份建议由以工艺精湛闻名的维也纳造币厂总雕刻师普拉特(Richard Placht)操刀雕刻模具。由于此时陵寝才刚动工,普拉特系按设计图纸雕刻,故细节稍有出入。南京造币厂试制了480枚,但未被采纳,据说理由是当局认为其“神态面貌更似兴登堡而非孙中山先生”,可能是雕刻师不熟悉东方人面孔结构之故,未能满足国民政府的要求。

III-4-01

民国16年孙像中山陵壹圆

III-4-02

孙中山肖像

此币正面铭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国民政府”四字镌于币面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也显示了新政府欲与代表袁世凯旧势力的北洋政府划清界限及主导新国币造币权的意图。由于没有新样可供选择,促使俗称“孙小头”的开国纪念币大量制造,直到新国币船洋的定案与开制。

III-4-03

孙中山先生安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