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的往来及国内记载之补遗

VIII-3-03
广东钱局在1893年时赠“博明冈喜敦厂”特制的“技擅华洋”金牌一枚

VIII-3-04
七钱三分反版。中国最早正式以机器制造的银圆,由伯明翰造币厂负责供应设备及模具
中国近代机制币的积极推动者,当属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其筹划的广东钱局备有制银圆用印花机4台、制铜元用印花机86台,合计90台,规模远超过只造金银币的英国皇家造币厂的8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币厂。

VIII-3-05
19世纪末时伯明翰造币厂的广告章,有红铜、黄铜及镍质,以镍章多见
根据伯明翰造币厂的档案,清代各地从该厂订购造币设备除广东钱局外,至少还有湖北、江苏、湖南、陕西、北京、浙江、安徽等地的银铜元局。1905年后,则无添购机器的记录。伯明翰造币厂所生产的机具设备能在我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主要是协办广东钱局十分成功,带动其他的省份跟进。其次是上海代理的瑞生洋行(Buchheister&Co.)非常积极,除了广东钱局是与伯明翰造币厂直接往来外,其余都由该洋行代理。广东钱局由于成效良好,1893年时还特制“技擅华洋”金牌一枚赠予“博明冈(即伯明翰)喜敦厂”。
伯明翰造币厂的档案澄清了许多国内有所遗漏或错误的记述,如“湖南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在1974年英国钱币学者披露以前,几乎不存在国人的记忆中;“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楷书版的正确生产时间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而非光绪二十四年。至于“二战中,喜敦厂为德军所炸,业务中断”,以及“20世纪60年代喜敦厂停产”云云,完全是子虚乌有。事实上,伯明翰造币厂1862年所建的厂房,在二战中虽遭到德国轰炸机的近弹波及,但未被直接命中,只有屋顶与玻璃窗受到轻微损坏,故迄今仍然安在。所谓业务中断,乃是二战期间英国所有工厂均投入军工生产,该厂转而生产制造枪炮弹壳用的铜片与飞机引擎零部件等,在此期间伯明翰造币厂的硬币年产量约1800万枚,只有战前的四分之一。

VIII-3-06
1900年1月驻英国公使罗丰禄访问伯明翰造币厂,该厂特制纪念章一枚。同年3月6日,罗丰禄签署了一份向京局供应造币设备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