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重的“民国三十九年”孙像布图金币

计重的“民国三十九年”孙像布图金币

孙像布图金币共有四钱、二钱及一钱3种重量,币模系由布图镍币修改而成,四钱及二钱使用的是原民国25年廿分及拾分镍币中“A”厂记之奥地利版模具,一钱采用民国29年伍分镍币模具。三者将纪年修改成“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并去除了背面的纪值文字。标示计重一钱者有“足金一钱”与“足金壹钱”两种;计重四钱及二钱者背面无文字。耿爱德在查证此样币的真实性时曾函询政府某权威人士,这位授意制造此币但不便透露姓名的高官表示:在通货急剧膨胀时,发行不能兑换的纸钞已毫无作用,故当时试图制作包括小型金币在内的金属硬币,但因没有足够黄金,并未实施。

由于1949年年底时成都亦即将解放,四川厂遂于12月8日停工,故此样币虽镌刻“民国三十九年”,推测应是前一年雕模试制而预备次年发行。若是“三十九年”所制,则应是迁厂后生产于台湾;但此组模具十分粗糙,而台湾在那两年所试制的各系列样币均相当精致,形式一致且只有银、铜、铝币3款而无任何金币,故笔者认为此系列金币实际上并非1950年所制。

VI-7-01/02

2008年秋拍出品之“足金一钱”与“足金壹钱”各一枚,重量分别为3.6克及3.2克;成交总价均为人民币33600元。此重量与1929年《中华民国权度标准》规定的一钱重量标准符合

VI-7-03

民国25年伍分镍币模制作的重3.5克金样,此币应是与上述金币在同一时期改模之前的试制币,并非民国25年时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