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简介
《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这本书是由.刘轶主编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共有108章节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文化软实力各个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分别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传播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在当下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对民族国家起到的重要作用...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分析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定义和特征 二、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流变 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
3
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分析
吴 非、刘 轶[1] 摘要:文化人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首要资源和第一驱动力,总结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培养文化人才具...
4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创意人才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学界对此一直未有统一的界定。在有关的官方定义中,文化创意人才主要是指以文化资源为起点,以内容创意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企业...
5
二、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流变
我国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与我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历史阶段密不可分的。文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也随着不同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历史阶段而有着很大的不同。 1.19...
6
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市场的不断成熟,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逐步成熟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局限。...
7
(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局限
首先,从培养路径来看,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可以说是体制内外结合,错位竞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按体制划分可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模式。当前来...
8
(二)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都使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面临挑战。本文从上述两个视角切入,探求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从新兴文化形态的...
9
“创意+”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吴 非、刘 轶[1] 摘要:本文提出了“创意+”的概念,探讨以“创意+”融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创意+”背景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并力...
10
一、何为“创意+”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媒体高速扩张、社会资源共享的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和个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中,个人创新成果的获取取决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20世...
11
二、以“创意+”融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离开了人才谈发展,便如无源之水。文化的发展必须把人才摆在首位,尤其要把创意性人才放在整个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他们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核...
12
(一)“创意+技能”: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能力
“创意+技能”指的是将创意融入人才的个人技能之中,两者相结合是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能力。在未来,仅仅掌握一般技能和知识的文化创意人才远远不能胜任极富创造力的工...
13
(二)“创意+知识”: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素质
“创意+知识”指的是运用脑力劳动的员工从事创造性工作,他们能够利用知识或信息,通过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等智力性创造进行知识融合和成果创新,为企业带来创新...
14
(三)“创意+个性”: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品牌特色
“创意+个性”指的是创意思维融入个人特点而创造的全新的品牌特色。与其他人才相比,文化创意人才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工作特征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文...
15
三、“创意+”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在“创意+”的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工作机制上有所突破;这一突破,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还是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甚至院校内部的工作机制...
16
(一)当前政府部门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上的情况分析
1.文化部门:文化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使用情况,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有间接的影响力。除了高校以外,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文化部门推动实施。各系统、各部门每年...
17
(二)政府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有一整套新机制
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政府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好相应的发展计划,完善用人机制,对文化创意人才加大扶助力度,创设良好政策环境,...
18
(三)“创意+”视野下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
1.创业·资本: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市场力量参与 面对市场的复杂多变和人们对更高品质文化产品的追求,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光靠政府远远不够,更需要市场力量的参与。市...
19
四、“创意+”视野下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创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而目前我国优秀的创意人才资源较为稀缺,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迫切的要求。在当代,尽...
20
(一)我国高等学校文化创意人才在培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不少高校已经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但事实是文化产业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而社会对文化创意人才又有极大的需求度,这一缺口的存在说明目前...
21
(二)“创意+”视野下各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
从变化路径来看,主要有传统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统专业院校培养模式创新、新兴高校培养模式创新等。 以传统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来...
22
上海文化创意人才现状和培养方式的思考
冯 佳[1] 摘要: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对文化创意人才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具体介绍和分析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23
一、基本状况
根据《意见》精神,文化创意人才主要是指以文化资源为起点,以内容创意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经营为途径的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人才[3]。基于这一概念,为充分...
24
(一)领域分类
上海文化创意人才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本次调查主要涉及设计、咨询、出版、文艺展演、动漫、影视、广告、信息技术服务、非遗、旅游等十多个行业领域,大致符合上海市创意产...
25
(二)年龄结构
25岁及25岁以下年龄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7%,26—30岁者占29.6%,30—40岁者占23.1%,40岁以上者只有不足5%。可见,参与调查的创意人才队...
26
(三)学历水平
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2%,大专学历者占25.3%,本科学历者占58.9%,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12.6%。由此可见,上海市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以本科学历居...
27
(四)户籍情况
参与调研的人才中拥有上海户籍者占调查总人数的29.8%,非上海户籍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0.2%。可见,上海户籍以外的人口是文化创意领域的主力军。...
28
(五)行业工龄
在该行业工作1年以下者占调研总数的6.7%,工作1—2年者占49.3%,工作3—5年者占24.9%,工作5年及5年以上者占19.1%。指标显示,上海文化创意行业...
29
(六)工资待遇
被调查者年薪在3万—8万者占总数的47.3%,年薪在8万—15万者占29.9%,年薪在15万—30万者占15.2%,年薪在30万及以上者占7.6%。上海市文化创...
30
(七)工作期望
上海文化双创从业者对工作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良好的工资待遇(84%)、专业技能提升(66%)、优化管理模式(51%)、自由工作时间(40%)、获得海外进修机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