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文学创作人才本科教育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二、我国网络文学创作人才本科教育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1.网络文学专业方向的缘起

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设第一个本科网络文学专业之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开设本科或研究生的相关课程。2009年,素有“作家摇篮”之称的鲁迅文学院也开设了“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包括唐家三少、任怨、秋远航等在内的29名网络作家通过鲁迅文学院和原盛大文学的层层遴选,最终通过了中国作协党组的审批,成为首届鲁迅文学院“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的首批学员。[3]虽然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网络文学产业集团本身,都已经意识到,要想使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必须开始培养后备力量,但至于如何培养,仍处在一种构想与摸索阶段。

近10年,网络文学产业的绝大部分精力是花费在教育市场、教育大家,包括教育作家、教育用户,还有与其相关的行业上的。直到今天,网络文学终于成了大家比较熟知的概念。虽然网络文学的业务模式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但有一个重点始终不会发生改变,那就是作家。作家是整个网络文学业务体系里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作家就不会有内容,没有内容就不会有其他衍生产品。所以不管是对于网络文学本身,还是对于所有关注网络文学、关心网络文学成长的人来说,怎样能够源源不绝地去培养、发掘、培训出越来越多网络文学的作家,进而让这个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才是他们所关心的重点。

早期的网络文学目标受众是比较中低端的用户,而且整个市场的题材的取向形成也是比较偏重于男性用户。虽然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不管是目标用户的结构、读者的结构,或者说题材的扩张,一直都在与时俱进,但实际上今天的读者及传统文学领域,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的。那么,如何使网络文学能够有系统、有组织地做一个提升,使其覆盖的题材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很全面,如何使用户的结构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男女的平衡,这些事情,绝对不是网络文学产业、作者任其创作和发展就可以得到的结果,必须通过系统的研究、理论的提升,才有可能调整整个网络文学创作的大环境。

另外,网络文学产业各个领域的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前讲到网络文学就是“写”,而今天网络文学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写”的行业了,而是交融了六七个不同的行业。全版权运营就意味着在网络的环境里面创造出来一个受欢迎的小说后,整个运营并没有结束。整本书完成了以后,怎么通过对这本书的了解,通过对用户的了解,把本作品的每一个版权衍生的价值做出来,不管它是无线阅读也好、网络广告也好,是改编成电视电影或者网络游戏,线下出版等,皆是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网络文学产业的从业人员已经不只是写手、作家,他们需要有更新的技能。这些衍生领域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高校的教育来输送。

2014年12月,根据当今时代文学发展的需求,国内高校中第一个小说(或文学)创作艺术类的专业——培养有写小说、编故事、从事文学创作天赋的新生力量和作家储备人才,健全高校“需学研产”培养人才的教学链,完善网络文学产业对文学创作人才持续需求的产业链——文学策划与创作专业,正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诞生了。

2.考试科目设置特色

网络文学方向是新兴的事物,存在特殊性。因此势必与广编、戏文等艺术类专业一样参与校招,通过艺术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根据专业定位的要求,在校招的过程中,首先要寻找想象力丰富、会讲故事的人,其次要选择会口头表达,真正热爱创作的人,再次就是有一定文字功底,能构架一个完整微型小说的人。基于这三个目标,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制定了以下考试内容:

第一轮考试为面试,内容是故事创作,形式为每五个考生一组进行故事接龙,主要考察:一是考生的故事把控能力,看是否为有逻辑、有层次的推进故事;二是情节设计能力,能否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构思的情节用到故事中去;三是想象力,自己讲出的人物、故事是否比别人有新意,有发展空间;四是团队协作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其他考生合作,将故事说完整。这样一轮测试下来,一部分有想象力,有故事讲述能力,有逻辑、顾大局的学生被挑选了出来。

第二轮考试仍为面试,这轮面试的内容是即兴评述及考官问答。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世界、人、事的关注观察能力;另外,在这一环节通过考官问答,与已经有创作成果,尤其在网络小说的连载上有一定成绩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情况,确保能把真正热爱创作与网络文学的学生招进专业。

第三轮考试是笔试,内容包括两篇文章,一篇散文写作,考察学生的文笔功底;另一篇是命题故事写作,题材内容均不限定,尽量不去束缚考生的创作空间,大胆地把合理的奇思妙想融入自己的故事中去。

3.录取原则

艺术类招考结束以后,学校对专业合格的学生发布校考合格证。按照艺术类考试与高考成绩1∶1比例录取。虽然经过了校考的挑选,但高考成绩仍作为录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相较于美术类、音乐类考生,高考录取分数偏高,甚至达到当地的二本线以上,如此要求,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放弃对考生文化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的高要求:校考专业成绩合格后,与高考文化成绩(按照750总分计算)简单相加,排序录取,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

第二,对艺术素养提出要求:本专业录取规则均以投档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统考达艺术本科线)和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达到本省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为前提。各省市高招办或本校另有明确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对专业特别优秀的优先录取:本专业按照全国统一排序录取,不作分省市计划。统一排序录取的省市,将各省市文化成绩(原始分数),按比例统一换算成750分,文理兼收。校考专业成绩排名在当年相应专业全体考生中前3名并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文化分达到当地省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后,优先录取。

综上,在公平公正又不失专业特色的前提下,灵活吸纳有潜质、素养高,又真正热爱写作,能坚持学习的网络文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