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组织的牵线搭桥

二、社会文化组织的牵线搭桥

在英国,公共文化组织是创意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授权了许多非政府非营利型公共文化机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如伦敦哈姆雷特堡的文化产业发展推介中心和曼彻斯特的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局等,使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政策措施通过社会文化组织得到贯彻落实,也让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一同协调发展,这是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一大特点。这些专门的文化组织在机构运作上完全独立,由艺术和文化事业领域的各专家组成,独立履行职能,与政府保持“一臂之距”的关系,主要任务便是分配好政府的财政资金,扶持创意人才,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发展。这些社会组织还能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帮助和指导创意企业,将它们的创意产品推向市场。英国政府不会直接干预市场及企业行为,从创意企业的培育、审核、认定、监督到人才、资金支持,全部由非政府组织负责实施。[5]

社会文化组织也与政府部门积极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培养创意人才。一些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免费对学生开放,将英国数量众多、馆藏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转化为取之不竭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从中获得形象生动的艺术教育。英国的社会文化组织开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行业自律,真正成为文化主体、创意人才与政府间的重要桥梁和联系纽带。如社会文化组织与学术机构合作,成立“学术社群”,增设创新学习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每周不少于5小时的文化活动时间,让他们激发灵感、增长才艺。[6]可见发达的社会文化组织已成为推动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