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长镜头:新青年》简介
《时代长镜头:新青年》这本书是由.刘涛主编创作的,《时代长镜头:新青年》共有151章节
1
序言
Preface 大时代,小人物 □刘涛 我常常在想,个体与时代相遇,会发生什么,又会留下什么。 时代是一场大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或轻或重。有人拨弄着时...
2
目录
目 录 序言 Chapter Ⅰ 时间的沙 不会打铜的手工打铜人 “天程是我爷爷的名字” “我就是想他第二次退休” “手工铜艺的复兴其实靠的是我乱七八糟的尝试”...
3
Chapter Ⅰ 时间的沙
...
4
不会打铜的手工打铜人
“我就是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不然手工铜艺也走不到今天”,说这句话时,苏英敏的眉头微微皱起,手指敲在身前铜制的桌子上以突出这句话的重要之处。从他眼睛里流露出的诚恳...
5
“天程是我爷爷的名字”
1998年,天程铜艺在苏英敏的父亲苏广伟“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正式开铺。“天程”二字,沿用于苏家老档口店名天程美术馆,同时还是苏英敏爷爷的名字。可以说,天程一店...
6
“我就是想他第二次退休”
父与子之间的分歧,不仅体现在打铜上,更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里,用苏英敏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我做的事情他都会反对,他反对的事情我都会做,当然前提是不违法不违反道德底...
7
“手工铜艺的复兴其实靠的是我乱七八糟的尝试”
令苏英敏没想到的是,手工铜艺的门前竟然真的这么冷清。接手店铺十天后,苏英敏一件铜器都卖不出去。店铺虽然仅仅只有四平方米,各色铜艺品琳琅满目。看着这满屋的铜器,本...
8
“我做的事情他都会反对,他反对的我都做”
如果说父亲苏伯是将传统工艺坚守到极致的匠人,那么苏英敏就是将整个手工铜艺行业“玩”出新花样的革新者。行事风格的迥异,使这两父子平日里积聚了不少矛盾。而苏伯又是典...
9
“我要把打铜变成铜匠们赖以生存、引以为荣的文化”
天程铜艺在苏英敏“乱七八糟”的尝试下似乎是真正的“活”过来了。整个手工铜艺行业也似乎在天程的复活过程中逐渐“苏醒”过来,这是苏英敏从来没有想到的。对于苏英敏来说...
10
“我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前十二年我们一直在做铜器,然后卖铜器的事情,在做和卖的模式上(铜艺)已经到达的顶峰,无路可走了,所以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希望能将手工铜艺和其他文化结合起来,和品牌...
11
十年Rocker
“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人来人往的沿江路上,萦绕着一阵歌声,听闻路人说一支从北京南下到潮汕的乐队在义演,我...
12
18岁,放弃高薪,拿起鼓槌
在香港出生长大的阿树,从小生活自由,有着一股任性和狂放。2005年,阿树18岁,那一年的他刚从厨艺学校毕业,在餐厅工作。那一年正值窦唯、张楚、何勇和唐朝乐队在香...
13
漂泊的旅程,不变的心
阿树把玩乐队比作谈恋爱,恋爱中的情侣倘若吵了架,有了心结,便不能自在的约会,乐队员之间如果有了矛盾,乐器便不能完美地融合到一起。阿树和形而下乐队的这场七年恋爱马...
14
潮汕Live文化的开山者
2014年,机缘巧合下,阿树来到了潮汕,来到了揭阳。在这里阿树认识了现在的乐队——时间先生,开办了自己的琴行——乐团公社,乐团公社优质的音响及排练房设施使之成了...
15
野菜女孩追梦记
刚从珠海唐家湾高铁站走出站,我就看到了婷子。 顶着一头乱糟糟的棕黄色短发,穿着简单的灰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婷子正一个人靠在墙边玩手机。这和她平时出现在直播间中妆...
16
随处扎根的野菜女孩
今天来得不凑巧。 婷子晚上要去一个植发机构咨询植发的相关事宜,还约了一个皮肤管理中心的美容师帮她文眉。婷子看了看手表,“如果时间允许,我还想问问他们怎么让我的眼...
17
网红?演员?
晚上12:00,夏湾市场,燊记食店。 “老板,一个海鲜肠粉、蚝烙和湿炒牛河。”刚坐下,一晚上没吃饭的婷子熟练地点了餐。夜晚的夏湾熙熙攘攘,对面的路边各式各样的海...
18
一个人的网红路
凌晨一点多了,老板已经准备收档,而外面闹市的吆喝声仍然没有停止。 不远处一个糖水铺生意正旺,婷子在糖水店点了两杯红豆薏米糖水。老板娘麻利地装好糖水递给婷子。只看...
19
无法公开的恋情
婷子和现在的男朋友阿强已经在一起三个多月了。 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婷子和阿强住在同一个小区,一次偶然的相遇,阿强对婷子一见钟情,经过不断地了解之后,两人顺理...
20
我是谁?我能成为谁?
凌晨两点,婷子依然很清醒。 也许是夜色太美,晚上的她不像白天那么寡言。婷子的粉丝也许不会知道,平时在视频里絮絮叨叨的她私底下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婷子也坦言,进入网...
21
我在缅甸寺庙教中文
当第一次踏进那家中国人开的中医诊所的时候,刚刚高中毕业的缅甸籍华裔的张冰不会想到,5年后的她会有机会在缅甸的一所寺庙内教中文。 作为一个佛教国家,缅甸的寺庙众多...
22
出于偶然
和一些人从小接触汉语、喜欢中华传统文化不同,我接触到汉语完全是出于偶然。虽然是缅甸的第四代华裔,但是家里没有人会说汉语,自己之前也没有了解过这门语言。我记得当时...
23
尝到甜头
在诊所工作了几个月之后,我慢慢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仅如此,我没有想到诊所老板给我结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到薪水的那一刻,我很有成就感。尝到了学...
24
初来乍到
之前有提到,缅甸的大学没有汉语专业,如果想要学习汉语的话,要么是选择在当地的孔子课堂就读,要么是去中国留学。虽然自己已经会说会写了,但是我始终觉得自己的汉语基础...
25
回到故乡
其实,从不会说一句汉语到后来用汉语顺利找到了工作,我的整个成长周围的邻居都看在眼里。看到我的变化,他们提出了想要我教孩子们汉语的想法。一直都很喜欢小朋友的我很快...
26
潘东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九月的早晨,已不是特别炎热,当加上休息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的练习结束后,操场上的新生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2012年,暨南大学首次举办新生训练营。自那年起,名为...
27
初尝遗憾
潘老师本科时期就读于成都体育学院,读大三的时候便参加全国体育学院武术精英赛,并获得了传统拳术第三名的好名次,成为国家一级武术运动员。2000年,潘老师在成都体育...
28
“朔南暨,身教讫于四海”
从日本交流回来的潘老师继续担任暨南大学的老师,同时攻读博士。在日本短短一年的经历,对他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大,他早已将过去获得的荣誉抛在身后,甚至不再满足于将中国传...
29
遗憾不再
2000年那次针对短兵复兴的尝试留下的遗憾,潘老师一直耿耿于怀,他一直没有放弃要将短兵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的想法。一直到2016年,这个想法才终于变成了现实。...
30
命运和时代催促下的弄潮儿
“你接下来还有打算转行吗?” “先继续做下去吧,人生就像一个大赌场,谁知道结果会怎样?” 两个普通店面大小,门前简单的装饰,一台茶几,这与南村镇仁洞村周围被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