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忘初心人
“在深圳一个月赚的比在老家一年赚的都多”“那些楼房高到你抬头望时草帽都会掉地上”是阿桂耳中深圳的样子。2007年,刚过30岁的阿桂和丈夫阿贵终于跟着老乡就来到了深圳。
“他们都说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肯定能自己想法子过下去的。”阿桂叹了口气说,村里的人都认为他们夫妻俩肯定能行的,但刚到深圳的那天晚上他们却相拥抱头痛哭了一夜无法入眠。那些深圳的先行者只告诉了他们来了就有希望,却忘了告诉他们起点很难,有了开始才能有希望。
就这样,一开始没什么钱又没工作的他们,躺过天桥底,睡过地下隧道。直到一周后,阿桂的同乡拉她去物业面试,她才有了第一份工作。
“我什么都不会,只会干干家务活,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面试的时候阿桂这样诚实地说着。“然后金地物业就把我招回去了,可能看中我踏实肯干吧。”阿桂说着,还不忘说自己也就运气好点。
作为保洁阿姨,公司里每位阿姨负责一栋大楼,阿桂第一次看到整整20层的楼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时候阿桂还以为自己要每天从一楼爬到二十层。“我们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起床了,然后来公司签个卡就开始‘扫楼’了。”这是阿桂持续了整整十年的事情,每天当天空开始微微泛光的时候,阿桂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了。
为了不打扰业主日常使用电梯,包括阿桂在内的大楼保洁阿姨在普通的住户眼中好像从未出现过,她们必须确保每天六点前将整栋楼的垃圾清理掉,同时每层都清洗一次。
阿桂刚开始工作没多久,就发现许多同行的保洁阿姨都会去做钟点工。那时候钟点工并不普及,但在高级住宅区却颇有市场。于是想要多赚点钱的阿桂开始观察哪家搬来了新住户,哪家住的是老人。2008年,阿桂站在一家刚搬来的新住户门前问:“老板娘,需要钟点工吗?”
刚开始没经验的阿桂不懂行内潜规则,所以收费也比其他人的低,再加上她工作的踏实认真,开始培养出了自己口碑,越来越多的客人介绍她去朋友家做事。这也引起了同行的不满。
经过两三年来的打磨,阿桂开始明白“钱是赚不完的,要学会分享,才能得到更多”。
在这些年中阿桂发现了钟点工市场还没扩大,起码在自己的小区里几乎没有外来的钟点工,所以这个大型小区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于是阿桂将小区中工作出色的保洁阿姨挑了出来,组建了一个“钟点阿姨团”。她通过口耳相传的人气获得新的客户群,然后介绍给阿姨群,从中抽取提成,以此来经营阿姨团。
阿姨团中的老骨干成员陈姨谈起那时候的环境说:“许多阿姨干起活来不仔细,但又担心我们的服务比她们好,抢了她们的客,所以经常同行之间看不顺眼。”
在同行的恶性竞争下,公司发现了这个小团体的存在。老板开始施压,加大工作力度,“那时候开始每天早晚都要打卡,让我们没时间出去找兼职。”那时候的阿桂已经萌生出自己来做小家政公司的念头了,可是拿着每个月仅有的两三千工资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阿桂毅然地离开了公司,跳槽到了另一家休息时间更宽裕的小区,开始了她的漫漫创业路。
丈夫阿贵刚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好在跟着有些经验的老乡在工地里找到了一份活,但在一群壮汉中细胳膊细腿的阿贵总显得有些吃力。于是他向老乡借钱,凑了两三万开始了“的哥”路。
“的哥在最开始的时候可是横着走的行业,横着横着就开始爬着走了。”这是阿贵对的士行业近些年变化的描述。
在地铁还不发达的时候,的士出行占据着交通行业相当大的比例,但是随着“黑的”的出现,地铁的发展,的士司机风光日益锐减。
“在外面混口饭吃的人,总是很喜欢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钻。”阿贵自嘲道。于是在2011年退出了“正规的哥”的行业,成为“黑的哥”的一分子。虽然“黑的士”的获利高,但毕竟不正规,安全性没保障,所以许多人在夜间不愿意乘坐“黑的士”,也就导致了利益的减半。
阿桂和阿贵夫妻俩在几年的努力下慢慢有了点小积蓄,2015年阿贵开始考虑着开家小食店或者早餐店,简简单单地赚两个小钱也就算是在深圳落定扎根了。
而阿桂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通过几年的打拼下来,阿桂已经积攒了规模不小的一个客户群体。同时还改善了整个小区内部的恶性竞争,从而使大家都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户。这个时候的阿桂不再是初来乍到的新人了,而是管理着一支训练有素的服务团队的带领者。
阿桂时常想起自己刚来深圳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任何可以帮助她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的优势。还好最后她靠勤劳勤奋留了下来。在那之后,她帮助了很多和她一样从家乡来到异乡的人。
其中小兰就是她第一个一路带过来的女孩,她年龄比阿桂小得多,家里又不幸丧夫。带着五个月大的孩子无家可去的小兰找到了阿桂,并且在阿桂的帮助下慢慢地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还养大了一个孩子。
“我们早上在忙各自的工作,晚上回了家就开始吵。我想要稳定,能扎根在大城市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了。她更喜欢挑战,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阿贵这样描述自己和妻子。“那时候的家就是一张床,然后就没什么家具了。赌气的时候就只能背对背,一人看一面墙,这种生气太委屈了。”阿桂解释道,所以那个时候阿桂就决定,要么就不做了,要么就干下去并且干好了,这样才对得起自己。
2015年末,阿桂与一位自己服务过的客人合作,终于开成了自己的家政公司,二十平方米不到的店面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将客户需求置于第一位的服务态度让阿桂的公司做得比别的家政公司更加红火。
提起为什么要开家政公司,阿桂过了很久才说出了另一个原因,“我刚来的时候看不到一点儿希望,因为我只是个普通的妇女。所以我希望鼓励支持那些敢于从乡下出来的人,起码在我这里她们是无价的。”
从开始的为了生存,到后来的为了激励。阿桂在不断前行,但不忘初心,正如阿桂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我就是个普通的妇女,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还是这样。”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文/张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