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自学之路

坎坷的自学之路

宋坚从小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天赋。家里一贫如洗,在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他靠捡瓶子、帮学校干活半工半读跌跌撞撞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宋坚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非常优异,高考后按理说能上到一个不错的大学,实现他当工程师的梦想。但迫于家庭经济压力,高考出分后,宋坚只是将成绩单收好,就离开家只身去了东莞的电子厂打工。

家里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生性文静腼腆的宋坚打工一年后,拿着省吃俭用剩下来的钱去报考了成人大专,学电器维修,尽管与他原来设想的“工程师”职业有很大出入,但宋坚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宋坚在广州大学两年的学业完成后,马不停蹄地再次“入厂”,他迫切需要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巩固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在厂里工作一年后,宋坚决心去考证,他希望能当上高级维修工。在他看来,充满未知的电路拥有无穷的魅力,可以在里面探寻和挖掘一个新的世界,他也因此婉拒了家乡的小学校长对他抛出的回校教书的橄榄枝。最后他亦如愿地考到了高级电器维修工的证书,但事实证明,人们对“高级维修工”的认知与他本人对“高级维修工”的认知有很大的出入。

没有任何积蓄的宋坚在东莞的电子厂里干了十余年。在十余年里,他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在流水线上重复运动,既没能游弋于各种电路的神秘世界,也没能实现自己考证时的愿望。

宋坚心有不甘,深思熟虑后,他说服了朋友一起开了家电子加工厂。2006年的东莞,每个行业都发展得如火如荼,电子制造业更是一马当先,占据了东莞经济的重要地位。当时东莞对电子产品需求量非常大,宋坚认为自己能够凭借着在电子厂的丰富经验和人脉开一个小小的加工厂,逐步做成大厂。

宋坚利用下班时间学习开设厂房所需知识,准备加工制造电子零件所需物资,打通人脉。希望在偌大的东莞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现实给了宋坚重重一击。尽管他技术精湛,但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投资这样一家刚起步的小加工厂,支撑了三个月之后,宋坚的梦想破灭了。

2008年,宋坚回到家乡,开始学修手机,早就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学新事物明显变得力不从心。后来,他自己开了一家维修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