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放弃高薪,拿起鼓槌

18岁,放弃高薪,拿起鼓槌

在香港出生长大的阿树,从小生活自由,有着一股任性和狂放。2005年,阿树18岁,那一年的他刚从厨艺学校毕业,在餐厅工作。那一年正值窦唯、张楚、何勇和唐朝乐队在香港红磡体育场举办十周年纪念演唱会;指南针乐队、唐朝乐队、零点乐队、黑豹乐队等乐队驰骋中国摇滚乐坛;《摇滚》等地下刊物也由北京开始,向全国各地传播着;整个中国乐坛掀起继80年代后的第二波摇滚热浪。那个时候的中国摇滚没有方向,但是却因为没有方向,而拥有了无尽的可能。“那时候我刚刚入职,拿着每个月六千五百的工资,一年后就翻到了一万三,在那个年代这真的是一个挺不错的薪酬。”阿树说着,拿起鼓槌端详,“但是我觉得很没意思,这不是我想做的,我就跟老板辞了职。”那时候的阿树,其实并不知道以后自己会走上什么样的路,也不知道音乐、摇滚、乐队这些字眼会终其一生跟随着他。但是他心中就是燃烧着一股信念:我想要做音乐,我想要打鼓。

于是19岁的他,用自己的积蓄租了一个小平房,买了许多爵士鼓的书,窝在房子里夜以继日地练,自学一年拿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爵士鼓最高级证书。“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当时真的太苦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过来的,我只知道那时心里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一定要做到。”

那个时候阿树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相伴最久的一支乐队——形而下乐队,于是这一群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带着吉他、贝斯、鼓槌、键盘和他们对摇滚的狂热,开始了他们的七年摇滚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