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植保无人机

初识植保无人机

回国后,家里人想着让李驰进大学任教。但国内大学对于讲师最低要求都是博士学位,这条路也算是断了。

李驰的爸爸爱看中央台的创业类节目,他偶然看到植保无人机这个行业前景不错,就推荐给了李驰。

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李驰也注意到欧美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植保机的使用率都比较高,但是反观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植保施药还是以人工或半机械化操作为主。

说干就干,李驰马上去到无人机生产的聚集地珠三角地区进行调研。3个月的考察和调研后,李驰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拉上自己的朋友,整个公司也只有两个人,既是老总也是员工。公司没有办公室,李驰就打白条跟爸妈先借了一个;没有运输无人机的车,就把自家厂里一台开了七八年的旧面包车拿去开。

“在这之前,我还没开过手动挡的车,更不用说面包车了。面包车使用年限也长了,开在路上坏了,也还是得自己学着修。”

那个时候公司没有飞手(无人机操纵手),他和搭档就一起跑到珠海学了一个月的操作技术。回来之后就投入了七万购入了第一台植保机。开始的时候李驰挨家挨户向农民进行推广,但是农民都很难接受这种“洋玩意”。后来,他转变市场策略,联合当地农资公司进行捆绑销售。

可是两个人的公司肯定是不行的,李驰就找到成都当地的职业学院合作,一个提供就业机会,一个提供人才,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