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始终在优化我
2025年09月26日
环境始终在优化我
从小城里的问题少年到北京小有名气的媒体人,康宸玮觉得这一路走来,环境一直在优化他。他努力认识更多的朋友,进入更大的世界。
康宸玮有个关系很好的大学舍友,酷爱读书,涉猎的内容从文学到物理、金融、心理、医学,寝室床上的书堆得像小山一样。康宸玮开玩笑说,如果大学四年读完他床上所有的书,学费就回本了,结果他还是追不上舍友阅读的速度。大四最后一年,那位舍友决定再高考一次,去学医。这样的坚定和自我认知,对康宸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她的国》写成后,康宸玮当晚就急忙发了出去。第二天看了眼数据,打赏第一是他的父亲,第二就是他大学时的导师,他一下子热泪盈眶。虽然当时那位老师还不算他的正式导师,但他心里早已确定了只找他当导师。
后来听说那两年,他的导师无论给什么学历的人上课,都会拿他举例,讲什么叫田野精神。这鞭策着他在独立调查这条路上撑下去。
现在他看到导师转自己的文章,还是给他那么多的打赏,一如几年前一样。他决定如果明年站稳了脚跟,一定给导师好好拍一期。
在做人物采访的时候,康宸玮也接触到很多人的善意。《老人与狗》那篇报道的主角吴老师前几天联系到他,说她愿意全力支持康宸玮去做接下来两期。康宸玮回忆道:“一年前采访她的那天,她帮我削了一个苹果,递过来的画面像极了我奶奶,就这一瞬间我确信了和吴老师的缘分。”
他很庆幸的一点是,自己赶上了互联网的好光景,太多朋友是因互联网而结识。这些人带给他勇气和力量,改变着他的人生轨迹,甚至帮助他组成了新的自己。
没有一个真诚的媒体人,其作品能逃离他生活的轨迹,文学是生命的复写。长期以来,康宸玮的作品都聚焦底层社会、为少数群体发声,因此他作品里的丰沛、现实、痛苦、雄心勃勃和温情脉脉感染着大家。其实真正能够打动人和具备强烈辨识度的,就是媒体人对时代的关注。
(文/佘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