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和合

因缘和合

“如果你生下了这个孩子,你就不能一开始想着生二胎或是抛弃他,这是不公平的。我一定要对孩子负责,尽心尽力地照顾他,这才是一个家长所该坚持的目标。”

2016年,杨红认识了广州市孤独症儿童服务者协会的区会长。她带着14岁的孩子参加协会举办的“星友伴跑”活动,许多志愿者在猎德带着自闭症孩子跑步。“刚开始我儿子走三步跑两步,最多肯跑两圈,后来从一公里到两公里到三公里到五公里,他现在基本都是一口气跑十公里。”杨红陪孩子跑了四公里,因为高血压不得不停止。

现在黎峻铭正在上职专,在学校里也有几个好朋友。杨红还会教孩子做家务,带孩子学绘画、手工、街舞,每天每周每月都要设定目标,不怕慢,但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有次采访过程中,她临时接了个电话,“不行,我要换个老师,他都不会教我家孩子,老师一定要定一个目标,一周内要学会多少动作,也不能因为我孩子是自闭症就随便编舞,我是很严格的,做到了我才会付工资……”

就这么跑过了两年,这些孩子已经可以参加“半马”了。2018年11月份,他们带着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参加了韶关举办的21公里马拉松比赛。区会长做了五六年机构,认识杨红后才觉得一个家庭是真的可以把自闭症孩子带好,他邀请杨红当协会副会长,杨红接受了。她不仅组织协会举办的活动,还用亲身经历引导更多的自闭症家庭。

“我分享过很多次,每次都有一两个受到帮助。我很想把我的正能量带给他们,叫他们不要放弃孩子,因为哪怕生二胎,他也不是你的累罪,他是你的宝贝。”

“目标”和“正能量”是两个在她语言里出现最多的词,协会会长说,不仅仅是这个协会需要她的帮忙,社会上这些自闭症家庭也需要她的引导,“我即将卸任了,但我希望可以让更多自闭症家庭听到她的声音,社会的帮忙始终还是外力,家庭是根本。”现如今的政策和医疗手段不足以拯救更多的自闭症家庭。

我随杨红走进家中,和她的孩子黎峻铭试着打招呼,孩子没有理我。“他现在还不习惯和陌生人说话,我还在努力改变他这一点。”她家的室内布置让整个房间显得有点小:有一个巨大的杂物间,墙壁上贴满佛经,在客厅一角布置着请来的佛像,佛像的前面还整齐地摆了水果和香烛。她是十分虔诚的佛教信徒,从儿子学会写字就开始要儿子抄写心经,每天也会让儿子给佛像磕头。

这个家庭绕了两百公里,才坚持走到了今天。区会长说,自闭症家庭能做到杨红一家这样,实在少数。在墙壁上的合照背后,我看到了一个背包,支撑着他们。

自闭症患者的就业一直是社会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黎峻铭将要从职专毕业前的这两年,杨红着手准备启动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汇聚更多的自闭症家庭,教会自闭症孩子更多的技能,让他们可以在特定的店铺里工作。

能不能实现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唯有期待。就像她所说的:“幸福的点就在那里,可能它离你只有两公里,但即便是你走两百公里,最终达到才是目的,幸福有重量吗?幸福就是幸福,它等你很久了,你没有理由停下来。”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文/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