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纪实报告解读世界

用纪实报告解读世界

在做人物专访之前,康宸玮在大学期间一直致力于独立调查和纪实报告。

他在大二时对某“红灯区”性工作者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形成纪实报告《她的国》,获得了大量的关注,由此算是正式进入了媒体行业。大三的时候,因某高校校内性骚扰事件频发,他对该校近十多年发生的性骚扰事件进行调查汇总,形成《沉默的雄狮》一文,并且在文章里检举了某学院某教授长期对学生的性骚扰行为。事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最终使该教授得到了应有的处分。这也使康宸玮确定了要走媒体行业的决心。2018年,他自费前往汶川进行震后调查,回顾当时灾难来临的情景和震后十年重建,写得《泪痕——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回顾纪实报告》一文。

在他的报告里,可以看到浓重的个人风格:他将文学话语、新闻话语和学术话语揉捏进同一篇报告里,在对他所观察的现象进行不失诗意的描绘之后,用学术理论进行剖析,然后加以主观意见做分析。

对于一个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从大二起就进行独立调查、写成如此优秀的新闻报道作品未免有些非主流。对于众人疑惑的追问,他回答说一方面由于自己单亲家庭的缘故,他对特殊人群很感兴趣,喜欢用纪实报告的文体呈现调查情况。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学文学的人都不应该闭门造车,应该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做一个自我的解读。有的人选择的是虚构文学,用小说、诗歌和散文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看法。对康宸玮来说,更适合表达的方式是纪实报告。

在调查校园性骚扰事件中,他通过分析绘出了一张性骚扰次数分布图。但是对于这篇报道,一些媒体转载时的话语却只是告诫女生注意安全、避开这些地方。对此康宸玮觉得非常无语:“案发地点在教学楼,那女生就不去上课了吗?”他的初衷是希望杜绝这类事情再次发生,不是仅仅去报道一个现象,应该追求一个更深层次的改变。如果没有人讨论背后的东西,那对于整个公民的智识和整体素养是没有任何提升的,只是徒然地增加了很多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