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维修工也有“匠人精神”

电器维修工也有“匠人精神”

初遇宋坚时,他刚修好一台洗衣机。洗衣机被拆得四零八散,零件、外壳、维修工具散布在原本就不大的客厅。宋坚也因此常受妻子埋汰,“像个捡垃圾的”。

除了四处散落的家电零件,家里随处可见的“电路图”也代表了宋坚电器维修工人的身份。他热爱钻研,常常埋头苦“修”一整天,拿到纸就随手画电路图,吃饭的时候也在放维修教学视频。电线、螺丝刀、电路板、电流表等工具,成了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妻子觉得委屈,“有时候真的觉得破电视、破冰箱那些是不是比我还重要。”

沉迷电器维修跟宋坚的性格有关。宋坚性格内向腼腆,话很少,身上体现着典型的工科男的“闷骚”。他常常把自己“埋”在失灵的电器里,直到修好为止,不管是不是要熬夜“加班”。尽管维修电器是他赖以为生的职业技能,但他常常不为钱,而是纯粹地“较真”。

这也是为什么宋坚会接很多别的维修店不接的活:小台灯、小风扇、老式电饭煲、老式电视机,甚至小到遥控器和计算器,只要顾客找上门,宋坚几乎都是有求必应。

宋坚曾为了修好一个老式电视机,跑遍县城的电子店,最后还是从淘宝的一家小店才买到适用的零件。零件到了之后,他发现,电视机的型号实在太旧了,新零件换不上去。但他依然没有建议顾客丢弃,连续几天修改新的电路板到凌晨一点半,几经折腾终于修好,除去材料费只收了顾客30块。

他把失灵的电器比喻成“暂时沉睡的璞玉”。宋坚相信,只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终会把他们唤醒。他很少放弃坏的家电,家里的电器也是用完了修,修完了继续用。能收获顾客的满意是他最大的喜悦,“他们把电器拿回去,用了一段时间会反馈说用得很好,这是对我工作的最大的肯定。”宋坚有些腼腆地说。

如今电器发展日新月异,每来一个新型号的电器,宋坚就要仔细钻研。小店里堆积的电器越来越多,宋坚仍然保持“龟速”维修,“修好了要自己试用半天,确定好了才能给人拿回去。”宋坚对自己高要求,他不能容忍偷工减料和滥竽充数,每接一单,都要细细打磨自己眼中的“璞玉”。妻子对他的坚持很无奈,“隔壁老王靠修空调就能发家致富,但他(宋坚)就是这么一个人。”

尽管很无奈,但妻子知道,小小的家电承载的是宋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