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度和中国魔方
魔方运动在中国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了。随着电视的推广,大众的观念发生了改变,魔方从“高智商玩具”的神坛走了下来,走入到平凡百姓的家中。随着魔方运动在中国越来越热,一些魔方教育机构也应运而生。许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暑期魔方班”,跟着国内魔方高手学魔方还原,参与到魔方竞技当中。
普及度是一方面,国内整体水平又是另一方面。
“今天在赛场上表现的最好成绩都没有能排进世界前十。今天舞台上的选手都是亚洲纪录,我们却见不到世界冠军。”《最强大脑》的嘉宾在节目上一语击中中国魔方发展的痛点。
过去的两三年里,澳洲选手Feliks一直在引领着魔方极限,甚至把三阶魔方还原单次记录提升到了5秒以内,达到4.73秒,人送称号“菲神”。而欧美的选手,现在整体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菲神的“绝对性优势”正在逐渐被缩小,一不留神就会失去冠军。
相比而言,中国魔方运动的顶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内职业选手远不能达到与世界选手竞争的水平。拿张炜星来讲,他手握的四阶魔方中国记录是单次25.68秒,平均30.26秒,但是世界记录是单次21.54秒,平均25.53秒,分别由菲神和美国的Park创造。张炜星的成绩在世界范围只能排到第十三位,远不能称之为世界级选手。而在世界三阶魔方还原单次成绩排名前一百名里,只有一名中国选手王佳宇,排名第十位。
不同于象棋、围棋、国际象棋,魔方目前仍不是中国官方承认的智力运动。作为一种始于西方的智力运动,魔方在中国少了沉淀和传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张炜星看来,魔方其实是脑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很好地体现“运动”的特征。中国魔方界未来的目标就是推广魔方竞技,让它纳入智力运动的行列,得到官方的承认和支持。
虽然中国魔方在竞技赛场表现不出色,但是中国在世界魔方运动中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2008年时大家用的的“国甲”,后来出现的“大雁”“魔方格”,到现在世界比赛最常见的“魔域”和GAN,都是来自中国的魔方品牌。
别看魔方只是小小的一个六面体,里面却有着许多门道。一个魔方是否能够适应赛场,取决于许多因素。小到魔方的材质、颜色,大到魔方内部的弹簧、螺丝、缓冲块,都会对魔方的弹力、阻力、容错性有影响。中国魔方测试成本低,更新周期短,创新性极高,受到世界选手的欢迎。不仅如此,GAN、魔域、魔方格这三个品牌还是许多世界顶尖选手的赞助商,中国以另一种身份参与到魔方运动当中。
物质的更新,观念的进步,大众媒体的推动,这一切让魔方从教室抽屉里的玩具发展成为一种运动和文化。我们能够在魔方比赛中领略到和奥运赛场上一样的竞技精神,也能够从魔方运动中感受到速度与技巧的魅力。
踏着魔方在中国的热潮,张炜星从一个探寻着规律的普通少年成为魔方明星,他从未忘记最初喜欢上魔方运动的原因。“很多人觉得比赛没有奖金,就拿些魔方当奖品,破纪录也只是自己开心。”张炜星无奈地笑道,“但是真的很开心,当你突破自己是真的很开心的,不一定说要得到什么,喜欢就去做就好了!”
(文/杨滢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