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例

(三)治例

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按】凡振栗都有体温不正常的恶寒表现。“振”即振战或振动,突然发生,表现在外,其证较轻。“栗”是振寒或寒战,发生较缓,表现在内,心里怯寒,其证较重。若振战而不栗,即“振振摇”(67)、“振振欲擗地”(82),是卫阳衰于外,而心阳还能守于中。若振战而栗,即“振栗”(94、110)、“寒栗而振”(87),说明卫阳衰于表,同时心阳竭于里,以内外俱虚,其证危重。

振栗是人体的正气既弱,仍能奋起抵抗,与邪气相争,最后战胜邪气。当正胜邪时,则振栗随汗而解(94),或下利(解大便),邪从下去为欲解(110)。如正不胜邪时,则病情恶化(87)。

67条为误下后脾阳虚弱,水湿停留,气上冲胸,振而不栗治以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水而回阳。82条为汗解不当,损伤肾阳,水湿阴寒俱盛,以致心下悸,身img动振振摇,治以真武汤温阳利水。

背恶寒,治以温经回阳的附子汤及加用灸法。表证的恶寒常常是发热的先兆。里证的恶寒,很难有发热的情况。“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就是明证。既然是里虚证,就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