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我国,西葫芦因营养丰富、清脆爽口、风味独特,已经成为人们四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蔬菜。如今,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菜市场上见到西葫芦的身影,只不过因为季节不同价格有所不同。以西葫芦为原材料的各色菜品,对满足人们味蕾和身体健康的需要,更是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认知与需求也与日俱增。蔬菜,作为人体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在日常饮食中扮演者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蔬菜既是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也是很多养生食谱中的主要食材。瓜类蔬菜,是蔬菜作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在蔬菜的四季生产、周期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黄瓜是瓜类蔬菜首屈一指的存在,但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品种类型的日益丰富,西葫芦作为瓜类蔬菜中的后起之秀,已经紧随黄瓜排在了瓜类蔬菜家族的第二位。
西葫芦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因此,其栽培技术要求较高。西葫芦的嫩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瓜类蔬菜,西葫芦既能丰富人们的日常餐桌,又是蔬菜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种类,更是农民创收的一种重要蔬菜。无论在蔬菜的露地生产还是设施生产中,西葫芦均占有重要地位。
西葫芦并非我国原产,所以我国的西葫芦种质资源相对缺乏。我国的西葫芦杂种优势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早青一代为代表的西葫芦杂交一代品种(F1)具有早熟、结果集中、抗病等优点,特别是为西葫芦设施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品种。
种子,是蔬菜生产的前提与基础。西葫芦种子同样十分重要,它关系到西葫芦周期生产的实现与成败。没有优质的种子,品种的遗传特性、优良性状就无法充分表现,也就谈不上收获优质、高产的西葫芦果实。据统计,全国常年西葫芦用种量达2×106 kg左右。因此,如何生产出纯度高、产量高的西葫芦种子,是实现西葫芦高产优质栽培的前提。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了解、熟悉西葫芦种子生产(简称制种)的关键技术及规范,更要理解西葫芦制种的基本原理。
西葫芦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栽培植物,其开花、结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制种的特殊性。获得种性纯正、生命力强的优质种子,是西葫芦制种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本书之所以取名西葫芦高效制种原理与技术,意在突出高效。在融合、优化已有西葫芦制种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梳理出了能够提高西葫芦制种效率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及具体工作步骤与方法。按本书所介绍的制种技术开展工作,能够事半功倍,少走弯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西葫芦制种的高产优质的目标。
编著者在多年从事蔬菜育种教学以及进行西葫芦育种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参考了大量有关西葫芦种子生产方面的文献资料与研究报道,在对西葫芦制种原理与技术进行了综合与优化后完成本书。在此,对本书所参考文献的作者一并谨致谢忱。本书重点对西葫芦高效制种的生物学基础及种果、种子发育原理加以具体阐释,对保证和提高西葫芦种子的产量与质量、降低西葫芦种子遗传特性发生劣变的风险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说明。全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主要阐述西葫芦高效制种的基本原理,下篇主要介绍西葫芦高效制种的具体技术。本书可作为蔬菜育种及良种繁育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西葫芦制种及其他瓜类蔬菜制种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以作为新型农民培训的教材。
编著本书的另一目的是抛砖引玉。恳切希望读者在翻阅此书之后有所收获与启发,能够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西葫芦制种技术。因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未尽内容及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著者
2019年秋于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