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子的贮藏

三、西葫芦种子的贮藏

(一)西葫芦种子贮藏的意义

西葫芦种子收获后一般不会立即播种,尤其是商品种子,因此种子贮藏意义重大。前面已经提及,种子是一个有生理活性的生命体,即使是经过干燥的种子,也有极低水平的生理代谢。在种子贮藏期间,如果贮藏条件不适宜,就会导致种子内部发生不利的生理及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如种子本身的呼吸作用导致的种子堆发热、种子内含物质的分解等。这些变化最终会引起种子生活力的变化,人为降低了种子活力。所以,种子的安全贮藏是整个种子贮藏期间的中心任务。如何合理创造适宜的种子贮藏条件,尽最大可能避免因贮藏而导致的种子质量下降,最有效地保持种子的发芽能力与生活力,是进行西葫芦种子贮藏之前就要解决的问题。

(二)西葫芦种子贮藏效果的影响因素

西葫芦种子贮藏之前的生理状态会影响到贮藏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成熟度高、百粒重大、含水量低、种皮发育充分而且结构致密坚固的种子寿命长,贮藏时间也长;成熟度低、百粒重小、含水量高、种皮发育不充分结构不致密而且比较薄脆的种子寿命较短,贮藏时间也短。西葫芦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贮藏时,含水量在7%以下,平均寿命在3~5年,使用寿命在2~3年。

贮藏条件也对西葫芦种子的生活力产生重要影响,包括贮藏期间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成分等。这些因素是通过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而起作用的。西葫芦种子如果处在25℃以上的高温、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的高湿以及有氧的环境中,其呼吸作用旺盛,种子内部贮藏营养的分解消耗就会加快,并产生热量,造成种子霉烂变质。而当西葫芦种子处在高温、高湿但缺氧的环境中时,种子又会被迫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有毒物质的积累,使种子中毒而失去生活力,无法正常发芽。一般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贮藏西葫芦种子可以大大延长其寿命和使用年限。西葫芦种子贮藏时,一般可以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以下、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

西葫芦种子在种株上发育时的生态条件及种子收获、干燥及加工等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或者贮藏过程中的病虫危害,也将对贮藏后种子的生活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想西葫芦种子在经过贮藏之后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生活力与发芽能力,就应该对西葫芦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为提高西葫芦种子的贮藏效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西葫芦种子贮藏的方法

种子贮藏的难易与成败取决于种子内在因素及外在贮藏条件的综合。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主要是吸收氧气进行呼吸,放出热能,同时将代谢产生的水汽、二氧化碳等排出去。由于种子是活的有机体,随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每粒种子的周围都存在很多微生物及仓储害虫,一旦条件对它们有利,它们就迅速活跃起来,分泌各种酶,夺取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并放出热量,危及种子的安全。因此,种子的主要贮藏原则就是要把种子呼吸作用抑制到最低水平。简言之,就是贮藏中的种子要始终保持干、冷、净的状态。

西葫芦种子的贮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1)普通贮藏。将充分干燥的西葫芦种子装入麻袋、布袋、无毒塑料编织袋或缸、罐等容器中,贮藏在仓库中。由于不设密封装置,种子的温度、本身水分含量往往会随着仓库中的温度、湿度变化而变化。所以,为了保证贮藏效果,要特别注意贮藏期间仓库内温度、湿度的调节。可以安装通风、换气、排湿装置,根据仓库内外温度、湿度的情况,及时开关门窗及通风设施,以保持仓库内低温、低湿的基本条件。普通贮藏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进行大批量西葫芦生产用种的贮藏。贮藏期限为1~2年,超过两年时,西葫芦种子的生活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密封贮藏。将干燥后的西葫芦种子用各种不同的容器或不透气的包装袋密封起来进行贮藏。密封限制了氧气供给及外界空气湿度对种子含水量的影响,同时抑制了各种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贮藏效果,保持种子的生活力。但密封贮藏的容器不能放置在高温环境中,因为高温容易造成容器中严重缺氧,使种子内的各种生理生物化学作用加强,致使种胚变质。放置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贮藏效果较好。用于种子密封贮藏的容器包括玻璃瓶、干燥箱、缸、罐、聚乙烯薄膜袋等。玻璃瓶易碎,只适合在室内用于少量种子的贮藏。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防潮性能较好,价格也不高,密封贮藏种子效果较好。

(3)低温除湿贮藏。这种方法一般是大型种子库的常用贮藏法。需要种子库装备冷却、除湿设备,将种子库内的温度降到15℃以下,空气相对湿度降到50%以下,可以有效延长种子寿命,保证贮藏效果。低于15℃的库温能够明显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分解损失减少,库内的害虫不易繁殖,绝大多数危害种子的微生物也不能生长,所以能够实现安全贮藏种子的目的。低温除湿贮藏能够有效保证种子寿命,可以作为西葫芦种质资源的保存或者原原种的保存,以及育种原始材料及杂交亲本自交系的保存。

资料卡:

种子水分的生理意义

水分是种子生理代谢作用的介质,在种子发育、成熟、发芽以及收获以后的不同时期,种子的物理性质与生物化学变化都与水分的状态及含量有密切关系。

种子中的水分有两种状态,即游离水(自由水)与结合水(束缚水)。游离水具有一般水的性质,可作为溶剂,0℃能结冰,容易从种子中蒸发出去;结合水却牢固地与种子中的蛋白质、糖类及磷脂等结合在一起,不容易蒸发,不具有溶剂的性能,低温下不会结冰。

种子的生命活动必须在游离水存在的状况下才能旺盛进行。当种子水分减少至不存在游离水时,种子中的酶首先是水解酶就成为钝化状态,种子的新陈代谢降至非常低的水平。当游离水出现以后,酶就由钝化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这个转折点的种子水分(种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称为临界水分,其含量因作物种类而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种子中出现游离水以后,种子就不耐贮藏,种子的活力与生活力很快降低甚至丧失,而当种子水分在临界值以下时,则认为种子是可以安全贮藏的。

种子水分不同,其生命活动的强度、特点有明显差异,同时通过对仓储害虫、微生物的作用影响到安全贮藏。当种子水分在12%~14%时,使用熏蒸剂杀虫,会损害种子发芽力,且种子表面和内部的真菌开始生长;种子水分在18%~20%时,贮藏种子将会发热;当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因漏雨、渗水、结露等原因引起局部水分的增高使水分在40%~60%时,种子会发芽。

含水量较高的湿种子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因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导致种子堆发热或使种子霉变,也可能因含水量高、温度高而提早发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降低种子含水量,使种子干燥,是确保种子安全贮藏、延长其使用年限的重要措施。种子是一个活的生命体,经过适度干燥后,既可以降低含水量,不再出现因为含水量过高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也可以杀死部分病原菌及虫卵,使种子的生理活性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增强种子的耐贮藏性。

种子贮藏的方法

(1)少量种子用干燥器贮藏,即把种子装入有干燥剂的容器中密封贮藏,如果干燥剂的量是种子重的20%~30%,则容器内湿度为30%~35%,种子含水量在6%~7%,可安全贮藏7~10年。干燥器在室温条件下,密闭时间过久,温度升高,因此最好定时换气、降温。

(2)大量种子用仓库贮藏。

①普通贮藏库。不设空调,只是当库内温度、湿度高于库外时,需要换气,以保持与外界温湿度的平衡。

②干燥贮藏库。不调节温度,只调节湿度。

③冷却除湿仓库。能调节温度和湿度,通常能调节至温度20℃、空气相对湿度50%,可安全贮藏种子1年或1年以上。

④低温干燥库。温度在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30%,种子可长期保存,也称为长期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