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坐果后管理

七、种瓜坐果后管理

西葫芦日光温室越冬制种时的环境条件不利于种株、种果及种子的生长发育,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需要灵活细致、措施到位,否则极易导致种株早衰或遭受低温危害,种果难以顺利发育至成熟。自12月中下旬种果坐住后,至来年2月上旬前后是种果发育的主要时段,管理上应以保温、增光、促秧为目标,重点保护好种果的发育。

(一)温度管理

晴天时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0℃,尽力做到光强与温度同步;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0℃,短时不低于8℃。阴天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8℃,短时不低于6℃,昼夜温差最好保持在8℃以上。揭盖草苫或保温被要严格按照温度指标适时进行。揭草苫或保温被的依据是,日出后揭开,棚温不下降或略降,就应揭开,使棚内多见光、早升温。日落前盖草苫或保温被后,次日日出前后棚内温度达到所要求的温度,说明草苫或保温被盖得适时。如果棚温低,说明盖晚了;如果棚温高,说明盖早了,要于当日下午及以后几天内适当提前或延后盖草苫或保温被。但阴、雨、雪天气或下午外界气温急剧下降,则应适当早盖。一般雨雪天气,棚内气温不降或略降而不继续下降,就应揭开;大风雨雪天气,揭苫后棚温明显下降,可不揭开,但中午要短时揭开或随揭开随盖;连续阴天,揭苫后棚温虽有下降也应揭开,但下午要早盖;连续阴天转晴天,切不可于阳光较强时突然把全棚的草苫揭开,而是应于光线较弱时揭开,光强时再盖上,或间隔揭开。总之,要使种株逐渐适应。此期间应相对减少通风。但不是不通风;除阴、雨、雪天气不通风外,一般天气还是要适当通风的,可利用中午进行短时通风。所以,管理中要秉持的原则是,温度与光照的作用是协同的,调温、调光要兼顾,不可以顾此失彼。

(二)肥水管理

由于日光温室中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所限,种株生长势必受到影响,这也正是为什么日光温室专用品种一定要在日光温室中制种的原因。在西葫芦设施专用品种中,适用于日光温室越冬生产的品种的生长发育条件与露地生产是差别最大的。所以,为了促进种株生长,可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进行根外追肥,如喷施加糖的叶面肥,于1月上中旬浇水一次,2月上中旬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浇水要选3天以上的晴天,顺小沟膜下浇,浇水后提高棚温并于次日进行通风排湿。可以视种株长势适当追肥。追肥于大沟一侧揭开地膜开沟施下,每667 m2施复合肥约300 kg、尿素约15 kg、硫酸钾约10 kg,与土壤掺匀后顺沟浇水。

(三)种株管理

基本原则是防种株早衰,促种株健壮生长。及时去掉已发黄的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整个植株及叶片均匀分布,始终处于最佳受光位置。注意根据制种品种性状特点严格去杂去劣。同时,加强对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控。药剂防治应以粉尘剂和烟雾剂为主。

(四)种果发育期管理

注意适当提高棚温,白天24℃~28℃,夜间12℃~14℃,要充分利用晴朗天气,早揭晚盖草苫,增加见光时间,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率。随着外界气温降低,要加强保温,严格按温度指标调控日光温室内的温度。可选晴天及时进行追肥、地膜下浇水。具体做法可参考秋延迟设施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