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越冬设施制种
2025年09月26日
第四节 西葫芦越冬设施制种
西葫芦越冬茬栽培的目的在于增加元旦、春节供应及提高日光温室(冬暖棚)的经济效益。因此,适时播种育苗十分重要。以山东为例,西葫芦越冬生产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11月上中旬定植,至12月中下旬严寒到来之前,有1个多月的生长时间。在此期间,棚内日照时数、光照强度及温度条件均能基本满足西葫芦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因此,植株生长健壮,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进入翌年1月后开始收获嫩果。西葫芦越冬设施制种的种株生育期应与菜用栽培一致。种果及种子的整个发育期处于一年之中温度最低的时期。温度低,种株生长、种果发育等都较慢,所以需要加强温度管理。由于种果发育后期昼夜温度均为较低的水平,所以种果的瓜龄应尽量延长,通过各项管理措施保障种株寿命,不要出现早衰,使种果至少在种株上生长45天以上,使种果和种子得到充分的发育。
如果9月下旬以前播种,即使在露地育苗,苗期夜温也大都在18℃以上,幼苗易感染病毒病,也不利于花芽分化尤其是雌花的分化,甚至会造成种株徒长。幼苗生长发育快,定植期势必提前。定植后,棚内温度高,待种株生长至12月至来年1月的严冬季节,植株组织柔嫩,又正值种果发育盛期,养分消耗多,种株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能力降低,极易出现种株早衰,直接影响种果及种子成熟。如果播种过晚,深冬前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均未能有充分的生长与发育,养分积累少,适应能力差,易形成僵化苗、弱苗,无法为种果及种子发育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10月上旬播种育苗,一般应在棚外育苗;10月中旬播种而外界气温又偏低时,应在棚内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