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的种子检验

四、西葫芦的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又叫种子鉴定,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田间与室内的综合分析,对种子质量进行鉴定,检查种子的品种纯度、净度、发芽力、含水量以及带有病害、杂草种子等的情况,从而判断种子的质量优劣,确定种子的使用价值。因此,种子检验是种子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正确判断与评价种子的品种品质、播种品质的有效措施,也是大量生产、供应优良品种种子的基本保证,更是实现种子标准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做好种子检验工作,就必须把科学合理的种子分级标准作为衡量种子优劣的统一尺度。种子分级以品种纯度、净度及发芽率为依据,其中品种纯度为主要定级标准。种子检验是评估西葫芦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种子检验的作用和任务

(1)通过种子检验,能够对种子的使用加以管控,从而保证生产上可以使用优良品种的种子。

(2)做好种子检验工作,可以掌握种子质量情况,做到有计划地生产与贮藏种子。

(3)保证种子运输、贮藏的安全。

(4)防止病虫、杂草传播。

(5)根据检验结果可确定种子等级,有利于推动种子质量不断提高。

(二)种子检验的内容

种子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西葫芦种子的品种品质与播种品质两方面。种子的品种品质是指品种的真实性与纯度。所谓真实性,就是指受检验的种子是否确实与它的品种名称相符,即是否为该品种的种子。品种纯度的概念在前文也已经述及。种子的播种品质是指种子的发芽率、净度、百粒重等,由于这些检验指标的表现优劣直接影响播种量以及播种出苗后的幼苗与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故称播种品质,因而也是规定的检验项目。

(三)种子检验的方法

种子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田间检验与室内检验两种。种子的田间检验主要是检验品种的真实性、纯度,同时对病虫害、杂草、异种作物混入的程度进行调查。西葫芦种子的田间检验可以在开花期、果实商品成熟期检验。进行品种纯度的田间检验时,最好有标准样本品种做对照。面积小时全面检验,面积大时取样检验。检验时要根据主要经济性状逐株鉴别,最后计算品种纯度。

种子的室内检验主要是对种子与幼苗的形态、解剖、物理及化学特性等品种品质方面进行检验,这些指标的检验可以结合播种品质的检验工作同时进行。

种子播种品质的室内检验主要是在种子入库前、贮藏期间以及播种前,按照规定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逐项进行。

1.净度

对于西葫芦种子来说,净度就是指检验的种子样品中除去杂质、杂种子及废种子后留下的完整、饱满的西葫芦好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样品重量的百分率。

(1)好种子主要是指完整的、发育正常的饱满种子;不够饱满,但仍具有发芽力的种子;种皮破裂,但胚根尚未露出种皮的种子;部分种胚受损害,但仍能正常发芽的种子;部分子叶受损害,还残存2/3以上的种子。

(2)废种子主要是指无胚的种子;种子饱满度不及正常种子1/3的种子;已发芽而幼根已穿破种皮的种子;腐烂的种子;压碎、压扁及半粒种子;不论有无种胚,残缺1/3以上的破损种子;种皮脱落的种子。

(3)杂质主要是指杂草种子;有种胚的其他作物种子;活的种子害虫及幼虫、菌核、虫瘿等;土块、小石块、砂子;无籽仁的果皮、种皮;鼠雀及昆虫的粪便;已死的种子害虫、幼虫及蛹等。

净度检验结果以两份试验结果之差不超过允许差距时为准,取其平均值。

净度(%)=好种子重量(g)/试样重量(g)×100

种子净度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种子数量,即净度越高,种子的使用价值也越高。

2.百粒重

百粒重即100粒西葫芦种子的重量,用克(g)来表示。它是衡量西葫芦种子大小及饱满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百粒重越大,种子就越饱满。根据百粒重的检验结果,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以保证种子出苗快、幼苗健壮。百粒重的检验方法就是从经过净度检验的好种子中随机取样。数100粒种子两份,分别称重,计算出两个结果的平均数。两份样品的数据允许差距为5%,如超过5%再做第3次,求出两个相近数据的平均值。在检验百粒重时,应以标准规定的含水量为准,否则要先测出种子含水量,再称出标准含水量的百粒重。

3.种子含水量

为了保证西葫芦种子的生活力,防止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发热、发霉、受冻,从而降低种子质量,种子在入库前、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应进行含水量测定。要求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允许的规定标准。西葫芦种子适宜贮藏的含水量为7%以下。

检验种子水分一般采用烘干称重法,即选取纯净种子20~25 g,分成4份(大粒种子可先磨碎),分别置于已知重量的供烘干用的容器中。在105℃下烘干3~4 h,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烘干前样品重(g)-烘干后样品重(g))/烘干前样品重(g)×100

将4次重复测得的结果平均,各重复间误差不得超过0.3%。西葫芦种子含水量的测定也可以采用130℃、40 min或160℃、20 min的恒重法,效果也较好。

4.发芽率与发芽势

发芽率是指一定数量的纯净种子在一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所占的百分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是指在规定天数内的发芽率,它表示该批种子发芽的速度与整齐度。西葫芦种子可以用24~36 h内的发芽率计算发芽势。

发芽势(%)=规定天数内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符合下列条件者为发芽种子:有正常的根,至少有一片子叶与幼根相连接。凡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不发芽种子:没有幼根、幼芽,幼根、幼芽残缺不全、畸形或腐烂;幼根显著萎缩、中部呈纤维状,或幼根水肿状、无根毛;两片子叶均被折断。

发芽试验用的西葫芦种子也应从经过净度检验后的种子中随机数取,分四组,每组50粒。选用适当的发芽床,如铺有吸水纸的培养皿、育苗盘、苗钵等,加入适量清水,保持湿润,将供试种子一组摆在一个发芽床上,粒间保持一定的均等距离,做好标记,置于28℃~30℃的环境中,注意保湿。每天检查一次,记下发芽数,并加入适量水分以保持发芽床湿润,但要避免水分过多。发现种子发霉时应立即取出。若有5%的种子发霉,则要重新更换发芽床。到规定天数,计算发芽率与发芽势。

资料卡:

蔬菜制种程序

为了保证种子纯度,制种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先进行原原种的种子生产,再进行原种的种子生产,最后进行生产用种的种子生产,形成一个重复繁殖的技术路线。

(1)原种的种子生产。原原种由育种者提供,是经过试验鉴定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或提纯复壮的品种的种子,也称育种者种子。原原种的纯度最高、质量最好。原原种的生产对品种有提纯及选择的作用,一般应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原原种的种子数量较少,需要通过原种、良种的繁育程序进行扩大繁殖。

(2)原种的种子生产。原种是用原原种繁殖得到的种子,遗传特性较纯正,对品种有一定的提纯作用。原种的生产规模较原原种大,但较生产用种小,规模的大小与蔬菜的繁殖系数有关。原种只用于生产用种的种子生产。

(3)生产用种的种子生产。利用原种所生产的种子是生产用种,有时也用原种先繁殖出良种,再用良种繁殖生产用种。生产用种的种子生产一般不进行有意识的提纯,但必须去杂去劣。生产用种的标准略低于原种,但仍然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在制种上,生产用种与原原种、原种有所不同。例如,为了鉴定品种的抗病性及地区适应性,原原种与原种的生产一般应在主栽区等病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繁殖,有时还要进行人工接种鉴定,但繁殖生产用种则一般在病害较轻或无病区进行,以确保种子的产量。生产用种用于一般的生产,不能再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