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种株管理要抓关键

二、西葫芦种株管理要抓关键

应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西葫芦的地块作为西葫芦制种田,而且应方便进行隔离,1500 m以内尽量无其他西葫芦品种的种植。前茬尽量不要为黄瓜、冬瓜、西瓜、甜瓜等瓜类蔬菜,最好是葱、蒜类蔬菜。制种田应具备一定的灌溉条件,土壤肥力较高。制种环境的小气候应较为稳定,较少出现极端天气。

为了保证幼苗数量,播种量可适当比菜用栽培时大一些。为了有利于种株、种果的生长,秋季可适当晚播,春季则尽量提早播种,以充分利用温度适宜的时间,减轻病虫危害。

西葫芦种株播种以后,要经历种子发芽、出苗,植株由小到大、逐渐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种株的生长发育周期。西葫芦种株的生长发育与菜用栽培的植株相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且要比菜用栽培的植株复杂一些。我们从前文有关西葫芦生长发育特点部分也已经了解到,植株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且要求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按照从种株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过程中整个植株的形态变化以及花和种子的发育情况来划分,主要包括现蕾、开花、结实、种子成熟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前一个发育阶段是后一个发育阶段的基础,这就要求在制种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特点进行管理。特别是种株群体中不同植株间开花同步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保证土壤及水、肥等的管理措施要尽量一致;种株定植时,注意长势相似的植株定植在同一地块,这样也有利于将花期尽可能调控至同一时段。

西葫芦种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与菜用栽培的植株是相似的,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也在花芽分化开始后同步进行。对于一个大的制种群体来说,由于群体中每一棵种株上的种瓜坐果时间很难在同一天,因此收获也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而是需要分次收获。制种栽培时需要获得发育成熟的果实,而西葫芦的产品器官也是果实,只不过是嫩果。所以,制种栽培和菜用栽培的管理技术措施在坐果之前是完全一致的,种瓜坐果之后的发育初期也与菜用栽培基本一致。为了保护种株、种果,要注意防止种果触地腐烂以及病虫、鸟雀的危害,同时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一般以1∶1.5∶1.5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