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子

六、种子

西葫芦种子呈扁平卵形,黄白色,纵径约15~20 mm,横径约10 mm,种子边缘拱起而钝、平滑而较宽,种皮光滑,少数品种的种子表面沿着种子边缘有绒毛。种脐位于种子比较尖的一端,是种子与胎座相连接的位置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呈圆孔状,是种子发芽时的出芽孔。种皮内是成熟的胚,胚包括两片子叶、胚芽、胚轴、胚根,胚芽包夹在两片子叶中间。子叶可以为种子发芽、出苗、籽苗(刚出土的幼苗)的生长提供最初的营养,是西葫芦种子发芽期、籽苗期的小苗逐渐成长并通过绿叶的光合作用进行自养之前的养分来源,所以子叶应发育良好,同时要加强对子叶的保护。西葫芦种子中无胚乳,每个果实可发育300~400粒种子,千粒重[2]130~200 g,种子寿命4~5年,2~3年的种子生命力仍然很强。低温下贮藏10年,西葫芦种子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西葫芦种子的生长发育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当果实表皮变硬、变厚达到成熟时,果实内部的种子也已经充分成熟。但是,西葫芦种子休眠期极短,当种子完全成熟后,由于果实内部湿润的环境为种子发芽提供了基本条件,如果不及时将种子从果实中取出进行晾晒干燥,极易使西葫芦种子在果实中发芽。而另一方面,若果实在植株上存留的时间不够,则需要通过种果后熟[3]来补足果实与种子剩余的发育天数。观察发现,不进行后熟的西葫芦果实中的种子发芽情况较差,经过一定时间后熟的种子则发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