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的雌花与雄花
前文在西葫芦的植物学特征部分对西葫芦的花已经做了总体介绍,以下内容是从西葫芦的开花生物学角度对西葫芦的雌花和雄花的习性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雌花
西葫芦的雌花由花柄、花萼、花冠、雌蕊等构成。西葫芦雌花的花柄较粗,多数品种的花柄是比较短的,但也有的品种雌花的花柄较细,长10 cm左右。西葫芦雌花的花萼不发达,基部合生,中、上部5裂为披针形萼片,明显比雄花的萼片要短,表面密生绒毛。花冠钟状,5裂,未开放时为绿色、黄绿色,开放时呈鲜黄色。
西葫芦的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组成。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成的囊状部分,由子房壁、胎座、胚珠组成,是雌蕊最主要的部分。西葫芦为下位子房,子房3心室。子房壁将来发育为果肉,胎座发育为瓜瓤,受精后的胚珠则发育成种子。西葫芦单个子房中的胚珠数量很多,可达300个以上。要让所有受精的胚珠将来都能发育成正常的有较高生活力的种子,就需要提供良好的适宜种子发育的条件。
西葫芦的花柱短而粗,呈绿白色。花柱基部围绕花柱有一圈蜜腺,可以分泌蜜汁。蜜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糖类物质,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及蔗糖酶、氧化酶、络氨酸酶等各种酶。蜜腺及其分泌的蜜汁对于吸引蜜蜂等传粉昆虫是十分必要的。西葫芦的柱头肉质3裂(瓣),发育良好的3裂柱头圆润饱满。雌花开放当天,柱头呈现湿润状态,表面附着一层清亮的黏液。西葫芦花柱和柱头的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授粉受精有直接关系。西葫芦子房内有数以百计的胚珠,在世代的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多地繁殖后代,使数以百计的胚珠都能够顺利地发育成具有生活力的种子,雌蕊就必须具有完成这个使命的基本物质条件。西葫芦的花柱短粗,柱头多肉而且多瓣,使柱头的表面积明显加大,这一特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柱头接受最多量的花粉,而且能使大量花粉同时迅速地萌发,通过花柱进入具有多胚珠的长而大的子房内完成受精。
雌蕊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雌蕊发育正常,人工授粉时不造成人为损伤,才能够为果实与种子的顺利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雄花
西葫芦的雄花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等构成。与雌花的花柄相比,西葫芦雄花的花柄细而长,中空,表面有短刚毛。西葫芦雄花的花萼比雌花的稍发达,也是基部合生,中、上部开裂成5个披针形的萼片,比雌花的萼片稍长。花冠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与雌花相似。雄花中的雄蕊5枚,花丝基部合生,呈绿白色较粗的柱状,顶部的花药弯曲旋拧聚合成圆筒状。在雄花开放的当天早上,圆筒状聚合花药上的每一个弯曲生长的花药均沿其延伸方向开裂散粉,花粉量多,单个花粉粒较大,有一定的黏性,利于附着在柱头上。
西葫芦雌、雄花盛开时花冠颜色均为鲜黄色,花粉粒大,风难以吹动,为典型的虫媒花特征。西葫芦花冠色泽的变化是与雌、雄蕊的成熟度密切相关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花冠颜色的变化推知雌、雄蕊的成熟情况,为确定授粉的时间及时做好准备。花萼与花冠都是西葫芦雌、雄花的保护器官。在进行人工授粉时,雄花的花萼和花冠可以一起去掉以方便授粉,授粉完成后雄花就被丢弃了。但雌花的花萼与花冠一定要保留,主要是用扎花(用细的绑丝捆扎花冠)或带纸帽的方式进行保护。西葫芦的花冠发育速度比花萼要快,开花前花冠就已经明显露出花萼,颜色也会逐渐发生由绿至黄的变化,给授粉时确定花蕾的年龄以及进行扎花或带纸帽的隔离提供了直观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