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葫芦种子质量的因素

二、影响西葫芦种子质量的因素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了解,西葫芦种子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有许多衡量指标。每一个种子质量指标都代表着西葫芦种子质量的一个构成因素,更涉及西葫芦种子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所以,西葫芦种子质量的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及栽培条件的优劣、制种方法、种子采收及采后各项措施的恰当程度等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直接影响西葫芦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两类:

(一)种子采收前

西葫芦种子采收前种株的营养水平、留种果实在种株上所处的节位及种果数、种子成熟度及采收期等是影响种子百(千)粒重、生活力的主要因素,对种子的健康度也有一定影响。

种子的贮藏物质是由种株制造的光合产物转化而来的,这就要求种株必须具有健壮的长势与良好的光合能力。所以,除了自然条件与栽培管理措施优良而得当外,种株的光合性能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性状了。为了获得发育良好、饱满度高、当代及后代生活力都较强的种子,每个种株上种果的选留节位及留种果数必须适当。留种果数过多,会因营养不足、种果发育不良、种子百粒重较低等而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所以,西葫芦种株保留种果数要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大果型西葫芦品种每棵种株只留1个种果就是基于这种需要。

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西葫芦种株上充分成熟的种子,质量最好;种果未充分成熟时采收的种子,百粒重及生活力均会降低。由于种子成熟度与种果采收时期是否适时密切相关,所以制种时要明确了解西葫芦从开花到种子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及成熟的标准,并做好采收、取种的各项准备。

(二)种子采收后

西葫芦种子采收后的各项处理对种子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剖瓜取种、种子干燥、贮藏及运输等,这些操作对种子的净度、含水量、色泽有直接影响,对生活力、健康度等也有较大影响。比如,取种时发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未及时干燥,贮藏条件差等,就会使种子播种品质降低。所以,西葫芦种子采后的各项技术措施也必须保证做好。

西葫芦的瓜瓤(胎座)含水量是比较低的,当种果后熟之后,种子与胎座组织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基本处于一个分离的状态,仅有种孔与胎座相连,分离种子与胎座组织还是比较容易的。为了避免瓜瓤发酵过程对西葫芦种子质量的不利影响,建议剖瓜取种时尽量不要采取将带有种子的瓜瓤发酵后再筛洗出种子的方法,而是直接将种子从瓜瓤中挤出,然后用清水搓洗2~3遍,捞出后摊开晾晒。

需要注意的是,对西葫芦种果后熟时间的把握。一定要保证不能发生因后熟时间过长出现西葫芦种子早萌的情况。有研究表明,西葫芦种子的早萌(胎萌)特性与品种有关,即受基因型的影响。同时,胎萌率随种果成熟度的增加而升高,说明西葫芦的胎萌特性与种子成熟度有关。所以,要严格控制西葫芦种果的后熟时间,避免因种子在种果中出现早萌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