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西葫芦种子产量的主要措施

二、提高西葫芦种子产量的主要措施

(一)结实率与种子产量

结实率在制种上通常指坐果率与单果种子粒数两个方面,与种子产量高低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要想提高种子产量,先要提高坐果率与单果种子的数量。就坐果率与单果种子粒数来说,坐果率是前提,尤其像西葫芦这种单株留种果数较少且要求在一定部位坐果的瓜类蔬菜,坐果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果实就不会有种子。在种果坐住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在种果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单果种子粒数才是提高单株种子产量的关键。

(二)提高结实率的主要措施

实践证明,发育不良的花影响结实,而发育正常的花也不一定能发育成健全的果实与种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胚珠没有正常受精或受精卵营养不足而中途停止发育甚至退化所致。因此,要提高结实率,尤其是采取人工授粉的西葫芦制种,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协调好种株的生长与发育,改善种株的营养条件

西葫芦制种时,需要培育健壮无病的种株,同时要使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相协调。像西葫芦这一类以果实为产品的蔬菜作物基本上从幼苗期就开始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的状态了。对于西葫芦种株来说,情况也是相似的。当种果坐住之后,种株上既有种果及种子的生长发育,又有新的叶片出现、茎的进一步伸长、新的花蕾开放以及新的花芽分化,从而使种株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之中。

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一方面,生殖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主要是叶片)合成与供给的。也就是说,生殖器官的良好发育是建立在营养器官健壮生长的基础上的。因此,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的发育也不好。一棵长势较弱的植株是难以支撑一定数量的花、果实及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的。但是,营养器官生长过旺又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因为花芽的分化、花的发育及果实的发育都需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与含氮物质的参与。如果营养物质大多被营养器官的生长所消耗,就会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与发育。所以,生长过旺或徒长的种株也是不能正常开花结实的。

另一方面,伴随受精、胚发育等过程,种株体内会产生各种植物激素,这些物质能够运转到种株的各部分器官,对营养生长产生作用。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要消耗较多的光合产物,也会直接影响营养生长。在肥水不足的情况下,留种果实较多时,常引起种株早衰,最后必然影响种子的产量与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坐果率与种子产量,必须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在制种实践中,要通过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肥水管理、合理的植株调整、适当的种株定植密度以及病虫害的及时防控等措施,来保证西葫芦种株的发育以及种果与种子的发育。

2.改善种株花期的环境条件

影响西葫芦种株授粉受精的因素很多。在环境因素中,以温度与空气湿度的影响为最大。这两个因素能直接影响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的伸长,影响柱头分泌物的形成与存在,也可以影响昆虫传粉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结实率。因此,在制种栽培中应尽量将种株的开花结果期安排在适宜的季节;设施制种时应注意温度与光照的协同作用,及时通风排湿。及时摘除衰老的叶片及种株上后续出现的雌、雄花蕾,使制种田通风透光良好,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3.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

(1)花器发育良好。种株的花器官(简称花器)发育正常与否是关系到雌雄配子质量高低的关键,也是提高结实率的重要前提。西葫芦制种时,要保证花器的正常发育,防止畸形花、弱花的发生,必须先了解西葫芦的生长发育习性与花器正常发育的条件。所以,本书第一篇就对西葫芦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开花授粉及坐果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说明。同时,制种时所用的种子要新鲜,注意适期播种与定植,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早春低温或夏季高温对花芽分化及发育的不良影响。此外,合理到位的栽培管理技术及花蕾发育过程良好的温度、光照及营养条件也是花器发育正常的基本保证。

(2)花粉充足,授粉时间适当。为了保证受精作用的顺利完成,充足的花粉与适当的授粉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西葫芦制种时的雄花数量要充足,人工授粉方法要得当,授粉工具要合适,同时授粉时间要尽量选在雌、雄蕊生活力最强的时间进行。F1品种制种时,还要注意父母本的配比,且尽量延长父本的花期,以保证不断有足量的花粉供授粉之用。

(3)加强授粉后的管理。授粉、受精良好是种子发育的基础,但不能保证种子就一定能发育良好,授粉后的管理同样重要。比如,局部隔离时及时摘去所套纸帽(袋),将种果垫高防止触地感染病虫害,疏去多余的花与果,加强肥水管理等,都是种果及种子发育所必需的措施。如果采用防虫网室进行隔离,除了必要的田间管理需要人员进隔离网室内操作外,其余时间尽量不要随意进出,使网室处于封闭状态,对授粉效果有利。

若采用蜜蜂授粉,可在西葫芦种株进入开花期后,将已经开放的雌花、雄花全部摘除,于夜间将蜂箱搬入制种棚室内,摆放在防虫网室的中后部。蜂箱用木架或砖头垫起来,使之与种株高度平齐,及时打开蜂箱巢门。棚内放入蜜蜂授粉后,应将防虫网室的大门封住,使整个网室处于完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防止网室外面的昆虫飞入室内,也阻止网室内的蜜蜂飞出室外。整个授粉期间,要尽量避免人为进棚干扰,防虫网室封闭10~15天。花期授粉结束后,将蜂箱搬出防虫网室,棚室大门仍旧封闭,防止昆虫飞入造成非目的性授粉。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如果F1品种制种时采用蜜蜂授粉,那么如何处理母本的雄花才能避免母本自交呢?有的做法是,每隔4~5天对母本植株进行仔细检查,人工摘除未开放的雄花。当然,一定要在母本植株上的雄花未开放时摘除,否则就有可能因母本自体的花粉落在其雌花的柱头上而导致自交。注意母本的雄花只要是已经现蕾,可以明确判断花蕾性别时就要摘除。否则,在这4~5天的间隔期内,一旦有摘除不彻底的母本雄花开放,则极易导致母本自交,直接影响杂交效果与杂种纯度。

综上所述,在西葫芦种子生产中,首先应主攻单果种子粒数,通过增加种子粒数来提高种子产量;其次,在种子粒数增加的前提下提高粒重。产种量与种子粒数、种果重正相关,种子粒数、粒重及种果重增加则产种量增加。但由于种果重、种子粒数与粒重之间呈弱的负相关,种果重与种子粒数增加,则粒重随之缓慢下降,从而引起产种量的下降。所以,生产上应将单果种子粒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种子粒重,也就是种子的饱满度,来达到西葫芦种子高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