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果发育期管理

五、种果发育期管理

授粉后子房开始膨大,即表明种果已经成功坐住。接下来的管理重点就是围绕保证种果能够顺利发育而进行。根据种果坐住后的土壤水分情况,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注意此时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一定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由于茎、叶的旺盛生长而影响种果及种子的正常发育。随着种果的不断膨大,种株茎的伸长、后续节位上雌花与雄花的出现都在同步进行,对于种果来说,这些器官都是养分的竞争对象。当然,新的叶片是光合产物的制造器官,是种果及种子发育的养分来源。但是,为了集中供应种果及种子的发育,需要对种株进行适当的植株调整。西葫芦多数品种为主茎坐果,侧枝长势较弱或基本不发生侧枝,因此整枝的工作比较轻松。首先,及时摘除坐果种株上后续出现的雄花蕾与雌花蕾;其次,及时摘除种株基部的黄萎老叶、感病叶片,摘叶时注意留一定长度的叶柄,可以保护种株的茎不至于感染病害;再次,当种果以上的茎节展开10片以上叶片时,可以将种株生长点摘除(即摘心),以使保留叶片的光合产物集中供应种果及种子发育。具体的摘心时期以保证种果的充分发育、进而满足种子发育所需的营养来确定。

种果坐住后,制种田的管理主要是延长种株生育期、保持种株不早衰、促进种果籽粒饱满、防控病虫害、提高种子的质量及产量。种果发育初期,还应注意淘汰发育不良或者表现不符合品种性状的幼小种果,以便及时在第3、4个雌花再次进行种果的选择,保证种果的坐果节位不要提得太高,以免影响品种的早熟性表现。

种果发育中、后期,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极易诱发白粉病、灰霉病,蚜虫也很容易发生。有关灰霉病与白粉病及蚜虫的防控方法,将在本篇第五章中详细介绍。这里先特别说明一下灰霉病对西葫芦种果的危害。灰霉病极易从西葫芦闭花之后的花冠开始侵染,特别在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若种果贴近地表时,花冠极易感染灰霉病,进而扩大至种果顶部。如果不及时清理已经感病的花冠,严重者可导致整个种果腐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人工授粉完成、种果顺利坐住之后,一定要注意保护种果免受灰霉病的侵害,以防前功尽弃。避免种果遭受灰霉病危害有几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一是将已经坐果的种株吊蔓,使种果离开土表处于空中;二是在种果底部进行支撑,使之离开土壤表面;三是及时将种果上的萎蔫花冠摘除,摘花冠时动作要轻,可以只将萎蔫花冠撕掉,也可以连同柱头一起摘除,注意一定不能够伤及种果表面,否则果皮上有了伤口,极易感染其他病害或者因环境湿度较大造成腐烂,影响种果及种子发育。

在西葫芦种果发育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清除母本植株上没有标记的果实。及时进行水、肥管理,一般每667 m2可追施尿素15 kg,磷酸二铵20 kg,也可以叶面喷施0.2%的尿素2~3次,保持西葫芦种株较强的长势,直至种果成熟。

种果采收前,必须对制种田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对没有标记的种果、未授粉膨大的果实以及果形、果色与种果不一致的果实要全部清理出制种田,防止降低种子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