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文物中的神人操蛇问题
2025年09月26日
第九章 神话文物中的神人操蛇问题
本章是对肖形印中的一个特殊题材“神人操蛇肖形印”进行的专题研究。
先秦两汉时期的肖形印是印章艺术的一种,它以小幅图像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流行于先秦时期的操蛇图像在肖形印中也有表现,这部分印章学术界通常称之为“神人操蛇肖形印”。本文在占有大量先秦两汉时期操蛇图像的基础上,展开对神人操蛇肖形印的专题研究,内容涉及神人操蛇肖形印的分类、文化内涵和功能等问题。
操蛇图像是一个包含操蛇、珥蛇、践蛇、衔蛇等多种制蛇方式的系统。按照图像内容的不同,笔者首先将神人操蛇肖形印分为珥蛇、践蛇和操蛇两类。其次对先秦两汉时期出现的操蛇图像进行整理和分析,理清图像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这对于研究神人操蛇肖形印的相关问题是基础性的工作。然后对神人操蛇肖形印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通过文献和相关图像的研究发现,神人操蛇肖形印主要和先秦两汉时期的神话传说与巫觋信仰有关。肖形印中的珥蛇、践蛇者为《山海经》四海之神肖像的刻画;珥蛇、操蛇者为神人夸父肖像的刻画。鉴于操蛇与古代巫觋的亲密关系,操蛇成为古代巫觋的象征。执杖操蛇者为巫觋肖像,杖不仅可以作法辟邪,也是其身份象征。“熊”操蛇图像为神人操蛇肖形印的主流,是汉代神秘文化驱傩仪式的反映。“熊”操蛇是驱傩仪式中“蒙熊皮”的方相氏率领众巫觋打鬼的象征。最后,文章对神人操蛇肖形印的功能进行初步探析。神人操蛇肖形印体现出古人对于吉祥的向往和对于凶事的辟除心理,当用之于趋吉避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