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案例】
2025年09月26日
【引入案例】
沙漠里的旅行者,水壶里剩半壶水。悲观主义者想:只有半壶水了,太惨了,我走不出沙漠了!于是他可能浑身无力,真的走不出沙漠。而乐观主义者想:还有半壶水,太好了,我一定可以走出沙漠!于是他信心百倍,努力克服困难,也许就此走出了沙漠。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和判断,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态度,进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形成不同的结果呢?
个体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心理过程指“知”“情”“意”。知——知觉、认知,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刺激,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情——情绪、情感,人在认知输入信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意——意志,推动人的奋斗目标并且维持这些行为的内部动力。相同的刺激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知、情、意的心理过程,这是由于个体的不同个性形成的。个体心理过程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个体心理过程示意图
个性是指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是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特征。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由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组成。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个性心理特征由能力、气质、性格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