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李坚是YX电脑公司的老总,可最近有些犯难。公司承接的一项软件开发项目到了节骨眼儿上,却发现进度越来越慢,大伙儿的干劲儿似乎也出了问题。最近,几个项目小组的头头常在他面前发牢骚,不是抱怨客户过于挑剔,方案总是变来变去,就是抱怨其他小组不配合,或是在进度上拖后腿,要不就是在模块衔接上出问题。昨天晚上,李坚从办公室里出来,居然发现几个人在计算机上玩游戏,其中刘强还是他一直很器重的业务尖子。工程这么紧张,你们还有心玩?当时李坚真想把他们大骂一顿,可想想还是忍住了。YX这两年发展较快,业务蒸蒸日上,前景良好,只是最近流动资金有些困难,银行的贷款快到期了,房租水电要付,工资要发,全指着这个项目呢。李坚测算过,这个项目只要按期完成,利润还是相当丰厚的。如果到时完不了,不但要赔款,而且公司信誉会大受影响。可以说这个项目对YX性命攸关,李坚大会小会不知说了多少遍,可有些人就是意识不到。眼看工期越来越紧,可项目进度却越来越慢,李坚想想头皮都麻。他隐隐感到,技术上的难度是有的,但更多的可能是员工的积极性和士气出了问题。他决心找到症结所在。此后,李坚花了一周时间与参加该项目的每一个人——从项目小组组长到普通程序员一一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做完这一切后,他把找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压力太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周末,没有休闲娱乐,领导总是在耳边催你“快点、快点”,客户的要求又老变来变去。刘强说,“每天在屏幕面前坐十几个小时,实在单调得要命。可辛辛苦苦编出来的程序,有人又对你说,不行,要求变了,你还得重改,弄得人简直要发疯”。
(2)项目内部沟通不够。因为工程量很大,项目分了几个小组,但彼此沟通不够,谁也不知道别人干些什么,进度如何,常常干完一段与其他组衔接时发现问题,又要返工。另外,每个组既要与客户对应,又要与别的项目组衔接,常常顾此失彼,效率很低。
(3)对公司的一些做法有意见。参加项目的人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可在收入上与公司其他人却没什么差别。虽然领导也说项目完成得好有奖励,可怎么奖,奖多少谁也不知道。过去也说过奖励的事,可后来都没兑现。现在离交项目的日期只有20多天,按现在的进度,就是再有两个月也干不完,大家有点泄气了。项目组长的意见还多了两点,一是,缺少调控手段。组里的成员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贡献也不同,可工资奖金的发放是由公司决定的,而且是相对固定的,组长无法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奖勤罚懒,因此起不到激励作用。二是,现在任务紧,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一些骨干常常干到下半夜才回家。可公司规定每天早上必须上班打卡,迟到要扣工资或奖金,反映到办公室也不肯通融,大家觉得不合理,干得没劲。
经过一番思索,李坚决定采取行动。他首先宣布,凡是参加该项目的员工放假一天,他亲自带领大家去游泳、打保龄球和唱卡拉OK,并且自己掏腰包请大家聚餐。在晚餐上,他对兴高采烈的小伙子们宣布了几项决定:
(1)成立项目总体组,抽调几员精兵强将专门对应客户,并根据客户需求制订解决方案,分解到各项目小组具体落实完成。各项目组不再直接面对客户,总体组由刘强负责。
(2)项目组定期交流沟通,对工作中的问题当场解决。把每个组的工作进展情况、遇到问题和个人的意见想法都在公司的内部网上公布,使每个人都能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开展竞争,增强协作。
(3)把该项目利润的30%拿出来作为对参加项目人员的奖励。并且将现在公司发给个人的月度奖和测算该项目的奖金总额的30%提出,捆绑在一起交给项目组长掌握,由项目组长决定奖金的发放。不过李坚补了一句“如果你们觉得组长奖金发得不公平,可以越级向我申述”。
(4)凡是参加这个项目的员工,从现在起可以不受公司现行上下班制度的限制,自行决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必须完成承担的任务。
李坚的话音刚落,大家就欢呼起来。他等大家静下来又说:“明天我要去广州谈一个项目,然后去北京,大约需要20天时间。离这个项目的最后期限也只有20天了,我们已没有任何退路。很抱歉,我不能和大家一块儿干了,可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干得很漂亮,为了公司的荣誉,也为了证明你们自己。”刹那间,大家静了下来,似乎谁都不相信在剩下的20天里能完成平时两个月也干不了的任务……
第二天李坚就飞往广州,虽然他很惦记这个项目,也有些担心,可他还是强忍着不往公司打电话,也不直接过问进展情况,他决心“赌”一把。离交项目的最后期限还有两天的时候,他突然收到了刘强的电子邮件,只有短短几个字:“头儿,项目完成了,顺利通过验收!”
案例思考:
1.YX公司原先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李坚采取了哪些激励方法?
2.如何运用学过的激励理论解释YX员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