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刊剧评研究(1872~1919)》简介
《近代报刊剧评研究(1872~1919)》这本书是由.赵海霞著创作的,《近代报刊剧评研究(1872~1919)》共有76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概况、成因及发展脉络 第一节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概况综述 第二节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一、近代...
2
绪论
“评剧之为物,曰:评论戏剧也。然其趋向应若何,斯评剧者所当研究者也。”[1]产生此说的1919年,报刊上的评剧之风正炽,评剧者如云。在各报多姿多彩的评剧栏目中,...
3
第一章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概况、成因及发展脉络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指刊载于近代报刊之上的戏剧理论批评。它以报刊为发表媒介,以“剧评”为主要文体形式,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清末开始盛行,民国之后尤其繁盛。...
4
第一节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概况综述
“数年来报章间之新流行文字莫评剧若,评剧家辈出,诚一时之盛也。”[1]近代报刊剧评的数量极为庞大,笔者排查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所藏1840年到1919年的近...
5
第二节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产生的前提是近代报业的发展,大量文艺消闲期刊和报纸文艺副刊为剧评的繁盛提供了园地。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唱、表演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源泉,而近代戏剧...
6
一、近代报业的发展和文艺消闲报刊的产生
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报刊剧评产生的基础。古代中国存在自己的报纸“邸报”[11]。19世纪,西方国家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已迅速实现报刊的近代化和大众化,即在...
7
二、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传承和中心转移
报刊剧评理论并非“无源之水”,而更似“老树新花”,在报刊剧评理论产生之前,中国传统的戏剧理论批评已经完成了从戏剧文学批评到戏剧表演批评的转移,中国传统戏剧理论批...
8
三、报刊剧评创作队伍和受众群体的形成
剧评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接受。随着近代报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的结构格局被打破,从事报业的群体不断扩大,报刊编辑人和撰稿人...
9
第三节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随着近代报业的发展,在上述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于19世纪70年代产生。最早的一批报刊剧评为1872年至1874年之间《申报》刊载的两篇戏剧评论和《...
10
一、发轫期(1872—1901)
自1872年《申报》出现了首篇戏剧理论批评文章至1901年,报刊剧评经过了30年的发轫期。此段时期内,剧评作者还不是有意识地去发表剧评,只是消闲吟咏或一时兴致之...
11
二、发展期(1902—1911)
1902年至1911年为报刊剧评的发展期,发展主要体现在:其一,报刊剧评理论得到拓展;其二,报刊剧评出现了专刊和报纸专栏,结束了零散的状态;其三,“剧评”走上了...
12
三、蓬勃期(1912—1919)
报刊剧评蓬勃期的状况在本章第一节中已有所描述,这时期剧评作者多,数量巨大,内容庞杂,且此时期评剧成为一种趋势,种种盛况兹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随着评...
13
第二章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之形式研究
1872年6月4日《申报》首先刊载剧评,之后随着报刊业的兴盛,报刊剧评日益增多,尤其民国以后,呈现洋洋大观的繁盛局面。剧评除在文艺期刊刊载外,在大报副刊和小报几...
14
第一节 载体类型
报刊剧评按照刊载媒介分,可分为期刊剧评和报纸剧评。刊载于期刊的戏剧理论批评为期刊剧评,刊载于报纸的为报纸剧评。整体上看,期刊剧评栏目较规整、统一,而报纸剧评栏目...
15
一、期刊剧评
近代首本文艺期刊为1872年11月创刊的《瀛寰琐纪》。《申报》于1872年10月15日刊载《刊行瀛寰琐纪自叙》一文,介绍该刊创刊缘起,内称: 新闻纸之流布于寰区...
16
二、报载剧评
报载剧评则不然,它一产生即与期刊剧评有不同的特点。近代首篇报载剧评刊载于1872年6月4日的《申报》,这篇名曰《戏园琐谈》的文章论及了丹桂、金桂的竞争,以及名伶...
17
第二节 文体类型
文学批评的文体类型是文学批评著述的具体体裁样式,近代报刊剧评的样式类型,有曲话、剧话、剧谈、剧评、剧史、传记、随感、杂记、论文、咏剧诗等,这些文体名目多样、形式...
18
一、话体式
“话体式”剧评指报刊剧评中以“曲话”、“剧话”和“剧谈”等“话体”形式发表的戏剧理论批评。如1906年至1908年连载于《著作林》第1 及5~15 期的《古今词...
19
二、剧评式
“剧评式”剧评是指一种借鉴新闻评论的方式进行戏剧批评的文体形式,这种文体观点鲜明、形式灵活,所评能紧跟当下演出形势,具有新闻性和时效性,在近代报刊中大量发表。“...
20
三、随笔式
“随笔式”剧评是一种以随性落笔的方式去传达戏剧批评意见的文体,其一般通过叙述的方式,叙中带议,记中夹评,让人感觉生动、自然、有趣味。随笔式和剧评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21
四、评传式
“评传式”剧评是指一种以传记方式去传达批评意见的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在为伶人立传的过程中展开批评,传中有评,评传结合,有助于形成演员与戏剧的相互阐释,加深读者...
22
五、诗体式
“诗体式”剧评是指一种以诗歌方式吟咏、评论戏剧,传达戏剧批评观点的文体。诗体式剧评在近代报刊中也比较常见,其中包括咏剧诗、题诗和文人与伶人之间的赠答诗等。 中国...
23
六、论说式
“论说式”剧评是指选取一定的理论视角,以论辩、论证的方式和较长的篇幅来论述戏剧的批评文体,近代报刊中,往往非常重要或严肃的戏剧问题,会采用这种文体去讨论和阐释。...
24
第三节 语言形式
近代报刊是一方极其开放的领域,各种文化、各种力量在这里交会融合,把其作为展示和较量的平台。晚清至民国初年是语言形式的大变革时期,在古今交替、中西碰撞之中,在维新...
25
一、传统文言与松动文言
传统文言指在先秦典籍的基础上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言,它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至今,已有3000 多年。文言文简明扼要,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文化,自上古至民国...
26
二、白话
文言不是中国传统文学专用的语言形式,中国古代的书面语有文言和白话两个传统,白话多以小说、戏剧为载体。明清盛行的白话小说,它的源起可推至唐宋代流行的“说话”。“说...
27
第三章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之内容研究
“近人所作戏评,虽不少佳篇,而耳食滥竽充数者之徒,亦殊不少。甚至党同伐异,恣为秽言。不惜观者齿冷,涂以文字为媚伶之具,亦可概也。”[1]报刊剧评数量极多,鱼龙混...
28
第一节 演剧批评——传统戏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近代报刊戏剧理论批评中,涉及演员和表演的评论文字极多。中国古代的戏剧理论批评,在从戏剧文学批评向戏剧表演批评转移的过程中,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演剧理论系统。近代报...
29
一、演唱批评
自元代燕南芝庵《唱论》起,到王德晖、徐沅澂合著《顾误录》,延续了几百年的中国古代唱论,至晚清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古代传统唱论体系论述的中心,主要集中在...
30
二、表演批评
这里的表演主要指演唱表演之外戏剧中演员的形体神态,具体表现为手、眼、身、法、步等各部分动作的做法及由此体现的韵味、神态、思想感情等。中国戏曲讲求身段表演上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