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文类
1.〔韩〕吕承焕:《清末上海丹桂茶园变迁考》,《戏剧艺术》2008年第1 期。
2.〔日〕长井裕子:《满族作家穆儒丐的文学生涯》,《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2 期。
3.〔日〕中村忠行:《中国戏剧评论家辻听花》,载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四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4.陈多:《古代戏曲研究的检讨与展望》,《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 期。
5.陈玉申:《晚清新闻出版业对文学变革的影响》,《东方论坛》1994年第3 期。
6.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衍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 期。
7.郭浩帆:《近代稿酬制度的形成及其意义》,《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 期。
8.黄霖:《清末民初小说话中的几个理论热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 期。
9.黄霖:《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94年第3 期。
10.金登才:《花部——中国近代戏曲的开端》,《戏剧艺术》2006年第1 期。
11.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 期。
12.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 期。
13.谭帆:《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艺研究》2000年第1 期。
14.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5.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简史》,《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 期。
16.王萍:《论民国京剧流派的理论建构》,《戏曲艺术》2009年第1 期。
17.徐煜:《花部崛起与伶人偶像化》,《戏剧艺术》2008年第4 期。
18.袁国兴:《晚清戏剧变革与外来影响——兼谈近代戏剧变革模式的演变和早期话剧》,《文艺研究》2002年第3 期。
19.张菊玲:《风云变幻时代的旗籍作家穆儒丐》,《满族研究》2006年第4 期。
20.张菊玲:《穆儒丐的晚年及其它》,《满族研究》2007年第3 期。
21.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载于中国戏曲学院编《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上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22.张天星:《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3.左鹏军:《报刊传播与近代广东戏剧繁荣》,《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