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水资源问题突出
(1)水资源供给量减少。宁夏水资源天然禀赋差,对黄河水的依赖性强。全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含黄河分配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宁夏降水稀少,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为250mm,人均占有水量为197m3,为全国平均值的1/12。特别是中南部扬黄工程覆盖区域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更少。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流域来水持续偏少,黄河龙羊峡等五大水库合计蓄水量逐年减少,2015年减幅达21.7%,国家分配给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河引水指标相应减少,按照丰增枯减的调配原则,宁夏分配的允许耗黄河水指标从40亿m3减为30.5亿m3[3]。全自治区水资源紧缺形势加剧。同时根据水文预报,黄河流域来水仍将持续减少,水情难有根本好转。宁夏资源型、工程型、水质型缺水并存。资源型缺水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工程型缺水问题在北部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缺乏大型的调蓄工程,枯水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宁夏引黄灌区下游一些地区尤为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在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广泛存在,主要为广泛分布的高矿化度苦咸水、高氟水[4]。
(2)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按照2015年用水水平预测(见表2.1),宁夏2020年总需水量为77.37亿~86.27亿m3,需水量缺口4.10亿~13.0亿m3。
表2.1 宁夏近5年取水量统计表 单位:亿m3
续表
注 表中数据依2000—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计算。
从耗水量角度考虑,全自治区2020年将缺水7.22亿m3。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同时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水体污染加剧、黄河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等问题,使宁夏今后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凸显。此外,宁夏各工业园区、葡萄长廊、生态等刚性需水逐年增加,给本已紧张的用水配额增加了更大压力。
(3)城乡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在城市供水方面,存在城市缺水严重、城市水源地类型单一、水源地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宁夏有9个城市缺水,占全自治区城市总数的47.4%,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等县城缺水事故频发,冬季饮水、供暖都受到影响。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备用水源,在饮用水优先保障方面缺乏工程保证、制度保证和应急调控措施,抵御风险能力弱。宁夏地下水水源中天然锰、铁含量较高,部分地下水氟超标。水源地的日常监测存在监测设备不足、监测能力滞后问题。宁夏农村仍然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在各类不安全饮用水中,水质不达标的占71%,水量不达标的占4%,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占16.5%,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占8.5%。宁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干旱少雨、饮水工程标准偏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