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育宁.宁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 杨志.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水利,2017(16):61-62.
[3] 杨志.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唐徕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节水灌溉,2017(1):71-75.
[4] 杨志,吴晓峰,温江丽,等.唐徕渠支渠灌溉专家决策系统应用研究[J].中国水利,2016(12):43-44.
[5] 杨志.宁夏北部引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与建议[J].中国水利,2012(19):50-52.
[6] 杨志.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设施农业微灌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水利,2011(9):26-28.
[7] 杨志,王德全.基于生态需水量模型的盐池内陆河流域合理植被面积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12):46-48.
[8] 杨志.宁夏引黄灌区干渠直开口出流流态及流量分析[J].人民黄河,2011(10):75-77.
[9] 吴忠礼,王晓华,吴晓红.宁夏引黄灌区经久不衰的历史原因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3(6):118-121.
[10] 闫晓红,段汉明,吴斐.宁夏水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下水,2011,33(1):117-118.
[11] 岳云霄.清代宁夏引黄灌区的水利技术选择[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光辉的历程——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50年[J].中国水利,2008(17):73-77.
[13] 严彦召.关于确保宁夏粮食安全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粮食经济,2006(11):47-50.
[14] 沈强云,徐小涛,田军仓,等.从灌区的粮食生产看宁夏的粮食安全[J].宁夏农林科技,2004(6):34-37.
[15] 张天政.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宁夏水利建设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4(6):92-97.
[16] 肖云刚.“十五”宁夏水利发展战略[J].中国水利,2001(9):83-85.
[17] 《宁夏水利新志》编纂委员会.宁夏水利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18] 苟素娟.宁夏“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目标落实情况[J].北京农业,2014(33):276.
[19] 陈金水,丁强.灌区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和顶层设计[J].水利信息化,2013(6):11-14+38.
[20] 韩振中.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标准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7):69-71+74.
[21] 王宁,谢应忠,田军仓.宁夏盐池县缓坡丘陵区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4(1):29-32.
[22] 谢崇宝,等.灌区用水信息管理化结构体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3] 谢崇宝,张国华,崔远来,等.灌溉现代化水管理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24] 程小娟.宁夏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25] 罗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灌区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8):10-12.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 56—2005: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7]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灌溉管理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