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提升阶段

3.1.3 提升阶段

2010年至今,是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提升阶段。2011年9月,水利部李国英副部长在水利信息化可行性研究方案审查会上,为灌区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阐述了思路:“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总体设计、模块管理;数学模拟、注重参数;阶段先进、扩展升级;稳扎稳打、持续利用。”灌区现代化的具体实现步骤是:第一步实现信息化,第二步实现数字化,第三步实现智能化。这个思路指明了灌区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据“智慧宁夏”建设“一网一库一平台”要求,以提升效能为重点,以便民利民为核心,按照“行政推动,应用带动,综合施策,系统建设”的发展思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继续对渠系进行配套完善和改造,配套完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计量水及闸门等设备,优化调度技术,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宁夏引黄灌区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管水方式转变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水量调控能力;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着力提升水权交易能力[10];更加注重监督管理,着力提升节水防污能力;更加注重调度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调整,着力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更加注重水污染防治,着力促进末端治污向源头防污转变。

到2015年,通过统筹利用黄河水、当地水及非常规水和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全自治区引、耗水总量控制在黄河水利委会员分配指标之内,全自治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01,水分生产率达1.3kg/m3。以唐徕渠灌区为代表的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雏形基本形成。通过深化水利综合改革,消除制约水利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宁夏引黄灌区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