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2025年09月26日
3.2.2 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1)各行业供水服务统筹、协调、精准,初显现代化服务雏形。通过青铜峡、沙坡头灌区节水改造,开展“美丽渠道”建设,为全区粮食生产“十二连丰”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组建六盘山、中宁、红寺堡等供水公司,不断加大工业供水工程建设,确保了宁东等工业园区和固原等城市用水安全,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供水向工业、城市、生态供水的发展之路。
(2)节水型社会建设基础进一步巩固。率先在黄河流域开展水权制度改革,实现自治区、市、县(区、市)三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全覆盖,节水考核工作扎实开展。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30提高到0.501,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24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4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渠道管理单位统一划归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水管单位运行经费差额部分由财政承担。引入经营水利的新理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宁东、太阳山等经营性水利工程,并成立了宁东、太阳山水务公司,按照企业方式管理水利工程,为自治区水利建设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了节水补贴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水管单位“节水不增效”“节水不增收”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灌区水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化灌区发展要求相适应。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水土保持总投资达63.57亿元,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38km2,治理程度达到46%。黄河宁夏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5%,关闭灌区内工业企业自备井407眼。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宁夏引黄灌区内沙湖、鸣翠湖、星海湖等5个湖泊湿地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黄河金岸”“沙湖苇舟”“艾依春晓”等入选“宁夏新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