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灌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1)可供水资源量。
1)地表水引水量。唐徕渠灌区地表水资源以引黄水为主,1998—2015年年均引水量为9.6亿m3,近3年年均引水量为8.6亿m3。
2)降水补给量。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成果,青铜峡河西灌区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量为0.564亿m3,按照比例推算,唐徕渠灌区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量为0.12亿m3。另有地表径流量约0.13亿m3水量消耗于生态用水量中。
3)地下水补给量。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唐徕渠灌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为降水入渗补给、渠系渗漏补给、田间灌溉入渗补给、井灌回归补给和山前侧向补给。灌区200.3万亩补给面积上的地下水现状年总量见表7.6。
表7.6 唐徕渠灌区地下水补给量 单位:亿m3
考虑地下水水质和开采条件,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灌区的地下水开采系数为0.6~0.7,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3.84亿m3,可开采量为2.3亿~2.7亿m3。据此,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为2.3亿m3。
4)灌区水资源可供水总量。灌区现状水资源可供水总量见表7.7。
表7.7 唐徕渠灌区可供水资源量计算表 单位:亿m3
计算结果表明,唐徕渠灌区现状可供水资源总量为10.9亿m3。
(2)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农业为灌区用水大户。多年来农业用水量一直占灌区总用水量的95%左右。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节水力度的不断加强,农业用水效率也相应提高。农业综合亩均耗水量由2000年的537m3降低至2015年的351m3,万元产值耗水量由2000年的6125m3降低至2015年的2843m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0年的0.370提高至2015年的0.501。单方引水水分生产效率为0.42kg/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现状用水量包括农业灌溉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城镇生活需水量、农村人畜饮水量以及生态环境需水量,表7.8为唐徕渠灌区现状需水量统计表。
表7.8 唐徕渠灌区现状需水量统计表 单位:万m3
续表
灌区用水以农业灌溉为主,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5%。农村人畜饮水和生态环境需水分别占0.9%和1.5%。
(3)现状水资源平衡分析。可供水量指在一定的开发利用水平下,不同保证率时工程可能提供的水资源量。考虑到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在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时以P=75%(即4年一遇枯水年)为标准。
根据表7.8的结果,不考虑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唐徕渠灌区现状年总需水量为7.73亿m3。实际供水中,黄河引水量为8.6亿m3,浅层地下水开可采量为2.3亿m3,总供水量为10.9亿m3,可供水量满足需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