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3.2.1 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十二五”时期,是宁夏引黄灌区投资最高、供水保障能力提升最快、发展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

(1)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夯实了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工程基础。宁夏“十二五”水利投资达211.8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其中中央投资121.4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4倍。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黄河宁夏段二期防洪、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四大项目被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截至2015年,宁夏引黄灌区共完成渠道防渗砌护599km,其中砌护干渠145km、支斗渠454km,除险加固渠道110km。改造各类建筑物7547座,其中改造骨干建筑物501座、支斗渠配套建筑物7046座。新建、改造各类泵站40座,更新机电设备244台,打井918眼,整治排水沟道158km。

(2)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田间灌溉基础设施进一步向现代化标准迈进。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5万亩、旱作基本农田面积12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9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69万亩,中部干旱带发展高效节水补灌面积155万亩。启动实施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改良,58万亩昔日盐碱滩变身“金银滩”。实现了第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覆盖。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引黄灌区骨干工程安全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工程调控能力显著提高,引黄水量逐年下降,水分生产率逐年上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消除了各类“卡脖子”工程,改善灌溉面积230万亩,解决了青铜峡灌区下游近40万亩农田长期存在的灌水难问题,干渠砌护率提高11%,建筑物完好率提高11%。

(3)水利行业条件建设逐步适应现代化灌区发展的需要。基础水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宁夏水利厅调度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