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灌排工程升级改造
(1)防灾减灾体系升级改造。灌区山洪灾害还缺乏全面、系统的治理,尤其是贺兰山东麓地区,防洪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灌区防洪的重点是山洪灾害治理,主要是完善灌区防洪体系、杜绝洪水入渠、疏通泄洪通道。
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采用“导、拦、滞、泄、排”的总体布局,通过导洪堤等山洪导引工程将洪水汇入较大的主沟道,使其安全进入拦洪库,经拦洪库滞洪削峰后安全泄入防洪渠道(西干渠),通过西干渠退水闸,部分洪水进入二农场渠,然后再通过泄洪闸(退水闸)泄入灌区的滞洪库或排洪沟,最终排入黄河。规划防洪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滞洪库整治、泄洪沟及排洪沟整治和二农场渠防洪工程改造等。
新建雨量站、河道水位站、排洪沟水位站、水库监测站、视频站等雨水情监测站点;装配覆盖全灌区的遥测雨量站、自记遥测水位站、视频监测站等信息采集设施;新建移动GPRS网络传输和北斗卫星系统通信信道,建成双通道传输通信信道;配备一批水文巡测设备,主要包括巡测工具车、应急监测工具车、车载卫星电话、移动报汛电话、高清摄像机、探照灯、无人机等。
(2)灌溉工程升级改造。提高工程建设标准,从提高工程的使用年限、优化工程结构设计、提高费效比以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标准;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改造和优化渠道过水断面形式,提高输配水效率,降低输水损失。
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广泛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应用水稻旱育稀植、激光平地、覆膜等节水型农艺措施,通过科学规划、精准计划、精心调度、精细运行等管理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3)排水系统改造。灌区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目的是保证灌区排水畅通,满足现代化灌区对防洪、除涝、排渍以及防治盐碱化的需要。唐徕渠灌区以自流灌溉为主,有灌有排,排水沟以农田排水为主,部分承担排洪和城市排污任务。对淤积比较严重、影响正常排水的干沟、支干沟进行全面的疏浚整治,对老化失修的建筑物进行改造。
灌区排水干沟基本上都承担农田排水、山洪排泄以及城镇排污等综合排水任务,沟道治理要确保排水能力和排水畅通,满足防洪排涝和有效调控地下水水位等功能要求。在保证沟道边坡稳定的情况下,沟坡采用生物护坡方式;流沙塌坡段落,水面线超高以下部分采用格宾石笼或格栅固坡护脚,超高以上至岸顶部分采用生物措施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