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工程运行管理标准

11.2.3 工程运行管理标准

(1)渠道运行管理。管理处、所严格执行渠道巡护责任制、安全隐患报告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管理所严格执行全面巡护与重点巡护相结合制度,明确新建工程和险工段的检查要求,做好巡查记录。管理所所长与巡护员签订安全巡护责任书,明确巡护检查责任、巡护重点和巡护方法。巡护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填写巡护记录。不得发生漏巡、巡查不到位、无巡查记录或伪造记录等行为。做好放水初期上送下接水工作。渠道初行水时,管理所须组织职工及时彻底打捞淤积柴草和杂物。加强停水期渠道及水利工程巡查管理工作。发现违章及毁坏水利工程设施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处理并上报管理处。严格按照管理处统一规定时间上渠巡护检查。在雨天、渠道高水位运行以及干渠水位变化较大时,管理所要安排巡护员随时加巡[27]。认真做好巡护交接班,交接班时双方须在巡护记录上履行签字,并将当班存在的问题和待办事宜交接清楚。

(2)工程维修及巡护。

1)工程维修养护标准。对于土工建筑物要保证堤坝无雨淋坑、浪窝、塌陷、渗漏、裂缝等缺陷,岸坡、翼墙后填土区无塌陷;排水沟无损坏、失效,土石结合部位无异常渗漏。石工建筑物要保证砌石护坡、护底无松动、塌陷;浆砌石墙身无渗漏、倾斜或错动,无勾缝脱落,墙基无冒水冒沙现象,防冲设施无冲刷破坏,反滤设施、导渗沟、排水设施保持畅通。混凝土建筑物要达到结构表面清洁、无脱壳、剥落、漏筋、裂缝等现象,伸缩缝填料无流失。水下工程要无冲刷破坏,消力池、门槽内无砂石杂物,伸缩缝止水无损坏,门槽、门槛的预埋件无损坏。各类闸门制动装置要制动性能良好,启闭设备运转灵活、机电设备运转正常,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装置保持干净、触点良好、接头牢固。

水闸工程维修养护要求:保持工程完整,土工无冲沟、残缺,混凝土工程无脱皮掉角损伤,浆砌石工程无塌陷、蛰裂、松动,止水完好无损;各种设备、设施完好,测压管通气孔妥善保护无堵塞;做到启闭灵活、开高准确、制动可靠、安全运转;搞好工程管理范围内的绿化美化,地平物整,环境优美;各种工程标志齐全醒目,美观大方。每年冬季冰冻期间应因地制宜地对闸门采取有效的防冰冻措施。

渠道工程维修养护要求:根据经常性检查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局部修补;根据汛后或灌溉用水期后检查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对工程设施进行有计划的整修和局部改善。

护堤林带养护要求:①早春、干旱期或结冰前浇水;②经常防治树木病虫害,合理疏枝,形成分布均匀的树冠,随时清除遭受病虫害致死的树株;③树木缺损率小于3%;④树木涂石灰水以秋季为宜;⑤对于已开始老化的树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伐更新,树木更新应按适地适林的原则选择树种;⑥对于树木缺损较多的林带,应适时补植或改植其他适宜树种。

2)巡查维修养护要求。对定点巡查维修一是要求巡查养护责任人徒步巡查,巡查时要仔细检查各类建筑物有无漏水裂缝,渠道内坡有无滑塌、外坡有无浸水,有无洞穴,渠道水位变化有无异常等各种情况,对各类闸的启闭设施、电气设备等要定期进行保养,确保机械安全、运行可靠、操作灵活。对渠堤及建筑物等出现的不构成隐患且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坑、洞、土方塌陷等情况,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维修。二是对险工险段、病险工程、新建建筑物的检查情况要与以前的检查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不得使险情恶化,危及渠道安全。如发现渠堤出现大体积沉陷、裂缝、洞穴、外坡渗漏、漫堤、决口等异常情况,或者发现建筑物出现漏水、裂缝、空洞、沉陷、倾斜、浑水等情况,除及时采取相应的抢修措施外,还应在30min内向管理段、所、处逐级报告。

3)紧急抢险维修要求。对紧急抢修的工程,可先采取相应措施,不得使险情恶化,一边处理一边汇报。立即成立紧急抢险组织,由管理处领导、防汛工程科按实际情况现场确定维修方案,即刻组织机械、车辆、人员投入抢修,尽最大可能减少渠道的损失,确保渠道安全。随后对险情的具体情况、处理措施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工程的施工、质检、验收、结算参照岁修工程的相关要求执行,如时间紧迫,可采取紧急措施施工,但必须在执行完毕后补全相关资料及结算手续。

(3)防汛管理。防汛工作应正确贯彻防汛抗旱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每项防汛工作要做到安排部署到位,指导思想明确,具体要求清楚,检查及时,工作效果良好;出现灾害性天气、工程险情和较大灾情时,现场人员应在掌握第一手情况后,及时向管理处防汛领导小组及有关领导请示、报告;每年汛期前与水文单位签订有关气象、雨情、水情信息预报协议,并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信息通报。了解掌握灌域内的水文信息及汛情,及时编发《防汛简报》《防汛快报》,在灌区管理处范围内通报;汛前,对防汛责任制的落实、物资的储备、信息传送的畅通、防汛措施的到位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一些险工段和病险工程,要沿渠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并登记备案,使安全检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做到思想、组织(队伍)、物料、责任和措施“五落实”;要结合每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修改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预案演练进一步检验防汛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应根据每年汛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包括气候、雨情、水情、旱情、灾情、险情等内容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和比较,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提出可行性建议,确保能够促进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4)冬季安全管理。加强冬季值班管理,认真做好“五防”工作。交接班人员要对管辖范围内的工程进行认真检查,注明交班事宜,要做到现场交接,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