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灌区的地位与作用
唐徕渠是宁夏引黄灌区中最大的一条渠道,干渠全长314km,其灌区覆盖吴忠市青铜峡市,银川市永宁县、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大武口区、惠农区等9个县(区)及6个国营农牧场。灌区所覆盖区域是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华地带。
(1)唐徕渠灌区是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唐徕渠灌区控制面积200万亩,在册耕地面积69.7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23万亩,占青铜峡灌区灌溉面积的25%,占宁夏引黄灌区灌溉面积的16.2%,是宁夏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38.7万亩,占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6.6%;小麦种植面积为46.9万亩,占宁夏引黄灌区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0.1%;玉米种植面积为13.8万亩,占宁夏引黄灌区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1.1%。唐徕渠灌区粮食总产量占宁夏粮食总产量的20%,成为宁夏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2)唐徕渠灌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唐徕渠灌区的水源、输配水和调节系统,构成了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在担负农田灌溉任务的同时,还兼有向灌区内城乡生活和工矿企业供水功能。多年来,唐徕渠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灌区覆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占宁夏工业总产值的32.1%。随着灌区内人口增加、工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唐徕渠灌区在区域水资源配置和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3)唐徕渠灌区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唐徕渠灌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在银川平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徕渠灌区地处西北干旱地区,一个灌区就是一片绿洲。灌区本身就是一个人工和自然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维护植被、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抑制水土流失、减轻风沙威胁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唐徕渠灌区也同时是艾依河、阅海、沙湖、星海湖等19万亩湖泊、湿地、景观河道水生态和水环境功能维护的重要载体,是银川平原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
(4)唐徕渠灌区是宁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先行区。唐徕渠灌区内配套的渠、水、田、林、路等基础设施为辖区内的农、林、渔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是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是优质高效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优势区域。长期以来,唐徕渠灌区在引进、集成和研发各类高效节水新技术,推广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灌溉设施和装备,先行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合作研发测控水一体化等水资源调配和计量技术设备以及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进工程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自治区前列,一定程度引领和带动了全自治区水利现代化发展,使唐徕渠灌区成为宁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