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建设内容
(1)编制实施唐徕渠现代化灌区统一空间规划。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宁夏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生态红线等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规划为基础,编制唐徕渠现代化灌区统一空间规划。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从优化唐徕渠灌区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完善的现代化灌区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现代标准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高效管理平台,构筑先进科技支撑体系,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的人水和谐灌区,建立灌区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体系,提高灌区从业人员素质8个方面,编制实施唐徕渠现代化灌区统一空间规划。
(2)完善现代化灌区建设标准体系。在现有基础上,从提高灌溉供水保证率、农田排涝标准、骨干工程正常运行率、田间工程配套率、渠(管)道输配水工程配套率、农田防洪工程标准、灌排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等方面,系统指定现代化灌区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唐徕渠现代化灌区工程设施的提标改造。
(3)“智慧唐徕”二期建设。以灌区智能化配套设施比例、灌溉用水计量率、渠道测控水技术应用比例、安全预警机制覆盖率、闭环管理模式应用程度5个具体指标为指针,围绕水量调度应用系统、工程管理应用系统、防汛管理应用系统、智能灌溉管理应用系统、水费征收管理应用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应用系统、信息采集监控应用系统、现代化灌区技术标准体系等8个业务领域,实施“智慧唐徕”二期建设,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应用系统,全面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效率。
(4)构建现代化灌区科技支撑体系。围绕自主知识产权占应用科技的比例、供水效率中的科技创新贡献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分生产率等关键指标,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水利科技体制机制,完善灌区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科技在灌区发展中的贡献率,形成完善的现代化灌区科技支撑体系。
(5)全面实施景观生态与环境建设。采取工程、生物、管理、农艺等综合措施,逐步消除灌区严重次生盐碱化和渍害;落实水污染防治各项规定,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灌溉标准,科学管控灌区灌溉排水系统,消除灌区排水的不利环境影响;引导和指导地方水管部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灌区水利工程废弃物利用率;继续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力度,提高节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合理调配灌区地表、地下水资源,保证灌区地下水多年采补平衡。
(6)加快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坚持灌区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技术与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用水户、用水协会水专项培训的覆盖率。建立和完善人才合作机制,建设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水利智库”。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统筹推进机构和编制改革,用足、用活、用好各项人才政策,形成人才对重点工作、核心业务的强力支撑机制。
(7)构建现代化灌区开放服务体系。按照《宁夏智慧水利“十三五”规划》的要求,通过实施信息化合作共建,提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覆盖率,通过“智慧唐徕”二期建设,在统一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唐徕渠灌区特色和优势的开放型供水服务体系,适时提供灌排水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