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创新——立足于基层,立足于服务,立足于销售
作为新闻媒体,我们一直在探索应该做什么样的节目,用什么样的形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有关精准扶贫的各种报道、活动层出不穷,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大凉山深处的觉醒》;《人民日报》刊发的《机制创设,拨亮贫困户“心灯”——大别山腹地深度贫困攻坚调查(上)》,并配发了采访手记《坚定走出贫困锅底》;央广、央视也都播发了多篇颇有分量的扶贫报道。除新闻报道之外,广西卫视的《第一书记》、河南卫视的《脱贫大决战》等也都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的宣传推介,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还有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的主旋律影片《十八洞村》在全国公映。在一年前的2016年6月,湖南卫视快乐购与湖南时尚频道联合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启动了电商精准扶贫活动——“湖南原产,走进江华”瑶山雪梨大直播。光明网对此事评论说,众媒体吹响媒体电商精准扶贫号角!这是中国电视史上首次联合全媒体共同发声,用纸媒的深度,电视的直观,网络的广泛,共同打造的一次原产地盛宴。
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的《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大型公益直播节目,就是综合、借鉴其他媒体或平台的宣传形式、推介模式,并融合广播、电视、报纸、新媒等全媒体平台而打造的一个集宣传报道、产业链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新模式。《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有别于常规的新闻报道,更不是一般的综艺活动。它以“村边地头”为现场,以“村民、村景、村特产”为报道对象,在对第一书记所承担的引资金、建项目、固党建、促民生等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的同时,为贫困村的产业做好对接服务,从而建立了一个针对农副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的长效机制,更接地气、更有看点、更重实效。

图3 通过《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推介当地极具特色的农副产品
每场直播活动我们都会邀请相关专家和客商参与,专家主要是为第一书记的产业发展支招助力。比如,在汝南站的直播中我们请到了农业专家,对西瓜等农作物的种植管理进行指导;在范县站的活动中,我们邀请到助农专家网络大咖现场支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等。客商参与则可以现场产生订单,为第一书记所在的贫困村带来实实在在的产品销售,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目前,《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大型公益直播活动已经走进河南十几个县市,连续举办了十几场活动,每场活动都有十几万到上百万不等的产品订购额,甚至有超千万的大额意向订单。以光山站活动为例,信阳市餐饮协会现场表示要包销当地一个养殖合作社的麻鸭蛋。目前,这个协议仍在长期履行中。光山咸麻鸭蛋通过直播活动的持续宣传推介,品牌影响力扶摇直上,产品订单络绎不绝。尤其是2018年春节前,咸麻鸭蛋甚至到了“一蛋难求”的情况,合作社不得不推掉了大量订单。直播活动的宣传效果由此可见一斑。在宜阳县的直播现场,宜阳县一家酒店更是打出了“舌尖上的扶贫”概念。具体说来就是酒店收购贫困村养殖的肉鸽用以制作菜品,酒店客人每消费一只鸽子,酒店再拿出来两元钱作为扶贫基金,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在淮阳站100分钟的直播中,参与企业和市民现场购买第一书记扶贫村生产的黄花菜、黑花生、荷花茶等农特产品共计47万多元,广州一家公司更是现场签订了年采购1000万斤芥蓝(总值3000万元)的订单。

图4 《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直播当日客商现场订购
节目形式的不断创新,多媒体的深层次互动,大大提升了《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直播活动的可视性、参与性以及互动性。同时,也实现了从宣传力到购买力的迅速转化,不仅为关心第一书记,帮助第一书记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舆论氛围,更为贫困村的农产品销售和产业的升级转化起到了持续性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