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成效
目前,肥东县作为安徽省县级首家全媒体平台,运营以来,成效显著。受到安徽省、市委宣传部,肥东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受众的褒奖。
(一)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
“幸福肥东”微信公众号、“肥东发布”政务微博、肥东门户网站、“大美肥东”APP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引领下,各显神通,优势互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幸福肥东”微信公众号,现有粉丝达50多万人,月阅读量120万次左右,稳居合肥市县级政务微信榜首,安徽省县级政务微信前列,“2017年安徽省县区政务微信十强”,全国广电系统政务微信30强;“肥东发布”政务微博现有粉丝13万多人,稳居安徽省县区政务微博榜首,获“安徽2017年度最具突破力政务新媒体”称号;新媒体中心荣获“2017年度合肥市十大新闻人物”;肥东门户网站获得安徽省优秀网站称号。
大美肥东(含APP、PC端、公众号、小程序等)由肥东县委宣传部主管,肥东县广播电视台出品,肥东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运营的综合型资讯、生活、服务类平台。
大美肥东内容生产,紧紧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发展大局、聚焦社会民生、引导舆论热点、传承历史文化。它立足肥东,以广播电视为特色,融新闻资讯、生活服务、人力资源、房产信息、互动娱乐等为一体,与传统手机台不同,大美肥东APP深扎本地,不仅仅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资源,更整合全城优质资源,搭建区域型互联网门户。

图2 “幸福肥东”微信主界面
“大美肥东”自2018年2月14日正式上线以来,合计更新迭代12次,上线了Feed信息流、新媒体矩阵、探店、同城、小程序、直播、房产、婚嫁、拼车、商圈、原创、交友、人才、游戏、微心愿等系列功能插件。根据2017年6月1日,国家网信办颁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大美肥东所有用户轨迹均可后台记录,以保障官方媒体的信息安全。
“大美肥东”APP累积用户超2万人;已开展直播活动10多场,播放量达30万次;在同步更新电视台《肥东新闻》及其他九档栏目的同时,实现了电视节目实时直播,新闻信息实时发布,累积发布1万余条有效信息。
(二)传统媒体焕发青春
1.内设机构更加合理。肥东广播电视台、肥东县新闻中心借助新媒体强劲发展的势头,扬长避短,焕发青春。县广播电视台在改革后经县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办公室、总编室、融媒体中心、社教中心、广播中心、新媒体中心、技术保障中心和广告经营中心。现有员工92人,其中男职工43人,女职工49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29人,专科49人,中专5人,高中及以下5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58人,工勤人员15人。
2.广播电视社会公信力和关注度逐步回升。改革前,广播电视节目单一的发射播出,受众逐年减少,社会关注度逐年降低。媒体融合后,广播电视节目在网站、微信和客户端上均能看到,过去越来越少的受众变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受众手中的遥控器更多变成了用户的手机。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声,扬长避短,传播力大大增强,其社会公信力和关注度必然提升。

图3 肥东广播电视发射塔
3.新闻创优工作成绩卓著。2017年,肥东传媒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内外宣工作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优异成绩。在2016年度省、市广播电视新闻奖评比中,电视新闻《防洪堤上的泥巴蛋糕》等8件广播电视作品史无前例地荣获一等奖;在2016年省市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评比中,获得较好成绩。《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获安徽省县级台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一等奖,同时获2016年合肥市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一等奖。新闻中心外宣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尤其在《人民日报》上刊出稿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各类媒体发稿275篇,其中中央级媒体101篇、境外15篇,省级87篇,市级64篇,报送的新闻荣获合肥市纸质媒体一等奖。2017年,广播电视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22篇。
(三)提高新闻宣传政治站位,新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提高政治站位。融媒体中心建成后,肥东县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幸福肥东”微信、“肥东发布”微博、“大美肥东”APP、手机报、门户网等新媒体实现了服务县委、服务政府、服务人民的目标,政治站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取得了全媒体联动的宣传效果,社会舆论的主导权被牢牢把握,主流媒体站稳了主流阵地。
2.新闻资源充分利用。县域范围内重复采访情况大大减少,有限的新闻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我们充分发挥“肥东传媒”QQ群和公共邮箱的作用,一方面互通采访信息,整合采访资源,或委托采访,或组队采访,人员、车辆灵活调度,采访效率和采访水平有了保证;另一方面,公共邮箱的信息、素材汇总功能逐步强大,“中央厨房”也就名副其实了。
(四)媒体融合优势凸显
1.大型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全媒体融合平台的建立,为组织、策划、举办大型主题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7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大型主题活动20多次;在没有直播车的情况下,我们成功进行了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客户端全媒体直播活动12次。肥东媒体融合呈现了喜人的发展态势和旺盛的生命力。下面的一组活动是我们信心满满的见证:
2016年11月6日,我们首次以全媒体直播的形式为广大受众和用户展示了“肥东县广播电视台第八届播音员(主持人)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的盛况,媒体融合运营后,使得本届大赛的规模、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17年5月20日,我们组织策划了全球爱情隧道联盟大会、肥东县首届文化旅游形象大使暨荷花仙子评选等多项主题文化活动,让广大受众和用户享受了不一样的精彩。位于肥东东南部的“爱情隧道”,原先就是一段废弃的铁路,由于天长日久,浓荫夹道。传统媒体“慧眼识珠”,微信、微博“推波助澜”,当地镇政府借此精心打造,肥东县全媒体运作“化腐朽为神奇”,肥东版“爱情隧道”声名鹊起。2017年5月20日,肥东传媒组织策划成立了乌克兰、成都、南京和肥东四地结成的全球爱情隧道联盟,媒体融合在这一旅游项目的策划、建设和运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4 肥东“爱情隧道”

图5 “全球爱情隧道联盟”成立
“中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是肥东县2012年以来每年举办的“视听盛宴”。肥东广播电视台一直是录像播出,虽然内容精彩,但收视效果不明显,关注度较低。2017年12月6日,肥东县全媒体成功地直播了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展演“砥砺前行 诗耀东城”大型主题活动,专业的直播团队,高质量的视音频效果,使得电视及新媒体收看达20多万人次,让广大用户第一时间在掌上就能欣赏到经典的魅力,媒体融合的优势凸显。

图6 肥东“中华经典诵读”展演
2018年2月13日,肥东广播电视台还成功全媒体直播了“首届春晚”,中央电视台的长啸、当红演员杨洋给家乡人民发来了新年的祝福……全媒体运营直播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2.关注民生,媒体融合优势尽显。融合媒体主打“亲民牌”,成为居民指尖上的伙伴,主动回应网络热点和公众关切,2017年2月15日和5月18日,肥东分别发生1.7级和2.1级地震,我们第一时间在政务微博、微信、网站上进行回应,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同时畅通与相关工作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粉丝的实际问题,做到回应民声及时、解释疑惑到位,增强了用户黏性。
关注民生,急民众之所急。2017年夏,瓜农元运竹因为积极投身抗洪一线,不顾自家南瓜滞销,损失严重,电视记者及时报道出来。“幸福肥东”微信公众号据此撰写文章《一起来给肥东“瓜哥”点赞,他的故事,让人“瓜”目相看》,不仅帮助了南瓜的销售,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传播了正能量。电视与微信的结合使宣传效果显著提升。
2018年1月2日,山西果农700多箱苹果近2万斤滞销在肥东,电视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报道后,立即和微信、网站、报纸等联动,发布“帮帮果农”信息,同时联系电商平台开通网上销售,1月3日暴雪来临,肥东上演了一出暴雪中爱心接力的感人图景,很快苹果销售一空,果农回家前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百姓呼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力协作,各展所能,报纸、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和微信的方便快捷,相得益彰。
2018年元月,一场狂风暴雪席卷肥东大地,积雪冰冻灾害严重影响交通和广大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根据肥东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肥东传媒在第一时间实行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手机报、网站等全媒体联动,多侧面、多视角集中展示了肥东百万干部、群众积极迎战暴风雪的动人图景。全媒体联动,是打赢新闻战役的重要经验。
类似关注民生的全媒体发布信息不胜枚举,“关注民生热点,回应社会关切”已经成为肥东媒体融合发展后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7 肥东百万干部、群众迎战暴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