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领域覆盖,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五、全领域覆盖,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与你最近,所以最亲。公众到哪里,舆论引导就延伸到哪里。融媒体中心以政务、民生、产业服务紧紧黏附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有效传播,达到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塑造意识形态的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使融媒体成为党媒主流宣传的实践者、记录者、示范者,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是融媒体+政务,社会治理的直通车。从四方面加速推进“融媒体+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便民查询,根据政务服务平台和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对接的便民查询类功能基础,完成首批功能对接融合上线。加强掌上办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政务服务网提供的办事功能嵌入“魅力贺兰”App上为公众提供全功能的政务服务。开设政民互动专栏,强化公众参与度,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与区市平台系统对接扩展整合资源,多方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二是融媒体+社区,便民利民的快餐店。群众在哪里、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融媒体中心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提供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的过程中,既增加了畅通民生诉求、解决市民需求、增加用户黏性、增强引导效果。依托广播、电视、微信端的民生服务版块、App端的“帮打听”和社区服务模块,及时收集呼应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00余个,增强了融媒体的亲和力和信任度。如今,“魅力贺兰”App聚合了县民政、卫健、教体、文旅、人社等数十个职能部门的发布平台,各类民生服务信息统一收集,按需发布,群众随时可查,提醒及时;接入就医、气象、快递、机票、酒店、电影、家政、代驾等10余项服务,打造成各类本地便民服务“大全”;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不断推出直播、在线访谈、在线咨询等在线互动,让服务与群众零距离。在App布局上采取“一社区一个平台”,引导各社区挖掘群众需求,突出本土特色服务,用贴心服务让App深深成为打通引导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特色平台。

三是融媒体+产业,数字经济的加速器。贺兰县融媒体中心自2012年启动改革以来,充分挖掘媒体资源,重点从媒体产品迭代、服务水平提级、业务领域拓展等方面下功夫,经营收入实现了2012年50余万元、2015年338万元、2019年637万元三级跨越,截至2019年5月底已完成经营收入238万元。

主攻五类运营平台。通过对传统媒体收入下滑、新兴媒体深入激增及产品经营结构数据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确立了服务增值开放运营激存量、打造平台创新产品提增量的发展思路。稳定传统服务平台业务,2019年活动、影视、广告等收入267万元,占42%。延伸媒体服务平台,房产代理、招标代理等项目收入达到221万元,占35%,增长34%,其中房产服务链由1.0广告模式先后升级为“广告+栏目+活动”2.0模式、“全媒体支持+房产策划销售”3.0模式,经营收入由2012年1.0模式的6万元,提高至2019年3.0模式的年120万元。正在延伸检测、鉴定、家居、家电、二手房交易等平台服务4.0模式,预计2020年收入可达180万元。开发新媒体平台运营服务,产业园农脉圈、文明实践、帮打听、政务信息、微信公众号代运营等功能模块等收入151万元,占23%,实现突破性增长,正在设计开发文旅e家、教育、医养等部门深度合作运营功能模块。打造“魅力贺兰”客户端移动平台,与职能部门深度合作开发功能模块,引进3D、5G、AI等新技术,开发3D+媒体,文创+媒体+企业(项目)等新产品、新服务。建设创客基地外包平台,引进文化传媒企业、团队,提升传统影视、活动服务质量,降低价格,附加有关媒体服务,开发潜在客户。

发展网红经济。培养新网红,走进设施大棚、扶贫基地、渔村湖田、企业车间,直播隆源村梅花鹿养殖、洪广镇红树莓、欣荣村设施农业、高荣村扶贫车间等移民村产业发展故事。在网上、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深入挖掘报道贺兰蔬菜公园、“稻渔空间”、习岗镇新平村的“动人身影”,开发“东西南北中游贺兰”节目,四十里店稻渔空间景观走进了央视和海外媒体视野,引发“打卡”热潮,带动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持续升温。

打造“贺贺有名”电商运营直播品牌。带货本地特色产品,打通消费渠道,增加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增加品牌知名度,营造自身品牌效益,树立企业口碑,提升企业竞争力。以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打造“贺贺有名”直播平台,把贺兰县优质的特色产品以限时低价的方式进行直播宣传和销售,开设扶贫公益专版,同步进行直播,创新电子商务精准脱贫,提高当地品牌农业建设水平。“贺贺有名”自4月17日开播以来,以详情页、直播带货、公众号、朋友圈转发的形式全方位预热宣传,共上架贺兰县特色产品13类,限量低价销售共计200余份,平均每期产品抢购时间为29秒售罄,评论互动4000余条,在线观看人数累计5万余人次。电商项目启动后,加强广告创意设计和媒体传播的综合应用,分别与金河乳业、昊裕油脂、四海综贸、厚生记食品、青铜峡龙河米业等多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针对固定消费群体,上架优质产品,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商家及创业者入驻App商城平台,对平台商家、产品严格把关,对质量、价格、物流、售后等进行监管,形成县域商圈。开放直播平台,策划不同圈层(行业)主题直播,实现用户自主直播,平台审核功能,定期开设美食类直播、带货直播、旅游直播等内容,将线下所有售卖产品植入线上交易,用互联网经济模式带动传统经营方式在线便民交易。

“云系列”助推复工复产。举办云旅游活动5场,通过利用线上直播、VR全景漫游等新形势,将贺兰县特色星级农家乐及民宿,形成乡村休闲旅游线路,进行云上推广,助力县域旅游经济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帮助销售滞销蔬菜约600吨;发布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信息638条,发布“云车展”信息26条,举办线上“云招聘”8场,提供就业岗位2379个。发展创客经济。双创汇聚文化产业新动能。双创促进了文化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构建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创客基地,以融媒体线上平台为依托,为创客提供文化创意在线交易、人才培育等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在线下建设实体创客基地,为入驻的文化创意团队提供基础办公设施服务、财税金融等服务,提供市场资源和协助销售等商业服务。承建贺兰县退役军人线上线下创客中心,将文化创意策划、媒体传播与项目相结合,实现全方位交互,提升服务本土客户的能力。正在打造的贺兰县退役军人服务创客中心,通过三维设计、三维建模,打造线上虚拟创客中心,网上体验贺兰县退役军人服务创客中心全部面貌及功能。

图12 县委书记直播带货活动

正在利用3D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云端沉浸式“全景+旅游”“全景+汽车”“全景+教育”“全景+酒店”等展览展示项目,为企业、政府机构、旅游景点、家居房产等行业提供VR全景展示、策划、拍摄、制作、发布以及分享服务。。

发展项目共享经济。引入共享媒体模式,构建绿色传媒生态圈。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经济应运而生,这一商业模式盘活了大量社会闲置资源,在实现优化配置、扩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互联网+”的新型经济模式,既能够充分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也使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微型企业家,真正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变为现实。

(作者分别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中共贺兰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