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肥东官方媒体状况及存在问题
改革前,肥东官方媒体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政务新媒体。
(一)传统媒体
1.肥东县新闻中心:肥东县新闻中心原名肥东报社,1993年6月9日,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肥东报社作为财政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批准成立。2002年全县三定方案确定肥东报社内设职能机构为四个:办公室、编辑部、记者部、专题部,编制数10个,均为事业编制。2012年8月17日经肥东县编制委员会[东编2012(9)]文件批准,肥东报社正式更名为肥东县新闻中心。2014年8月与《合肥晚报》深度合作,创办《合肥晚报·肥东晨刊》,全国公开发行,周5报,4开8版,年发行量360余万份。中心人员共14人,其中聘用人员4人。
2.肥东县广播电视台:2008年实行“三台合一”(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肥东广播电视台,属局台合一管理体制。下设总编室、电视新闻部、电视专题部、广播部、技术播出部和广告部,拥有1个电视频道和1个广播频率(101.3MHz),每天播出总时长近34个小时,其中广播电台约为16个小时,电视约为18个小时,自办、联办《肥东新闻》《一周要闻》《东视聚焦》《与法同行》《今日肥东》《教体视线》《文明365》等14个栏目,实现全县18个乡镇和两个开发园区全覆盖,覆盖面积达约2200多平方公里,受众100多万人。广播电视台共有员工83人,其中聘用人员6人。
(二)政务新媒体
近年来,肥东县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全县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有50多家,大多是乡镇和县直机关创办,下面4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幸福肥东”政务微信:县委宣传部主办,上线于2016年9月份,拥有粉丝近6万人。开设有三大版块,每天发布一期,每期编发6至7条信息,综合指数位于合肥市各县区政务微信前列。
2.“肥东发布”政务微博:县委宣传部主办,开通于2012年4月,有粉丝4600多人,是肥东县发布舆情信息的重要平台。
3.中国·肥东门户网:县政府办公室主办,门户网于2000年开通。先后于2007年、2010年、2014年进行了三次改版。更新慢,信息量不大,访问量小。
4.肥东宣传网:县委宣传部主办,正式开通于2008年,县宣教中心承办,设有要闻传递、宣传指南、理论研究、乡镇在线、县直工作、文明窗口、红色肥东等近30个栏目。
(三)存在问题
1.传统媒体:(1)受新媒体冲击,传播力影响力弱化;(2)宣传口径不统一,重复采访等新闻资源浪费严重;(3)广告经营普遍出现断崖式下滑;(4)设备设施老化,与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不适应;(5)人员老化,人才流失,人才难进、难留、难养的问题十分突出;(6)自办栏目内容单调枯燥,播出形式传统呆板,专业技能亟待提升;(7)实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力度不大,创新手段缺乏;(8)技术设备更新缓慢,资金投入不足;(9)市场竞争压力大,不敢轻易调整业务结构,受众关注度越来越低;(10)体制机制不顺,制约传统媒体的发展。
2.新媒体:(1)人手严重不足,运营人员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缺少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策划团队;(2)与用户交流沟通手段单一,信息内容范围狭窄、深度不够;(3)作为新兴媒体的优势远远没有达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