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们生存的是什么?
2014年是个当初我们并不在意、而现在看起来意义重大的年份。就在这一年,互联网广告收入首次超越了电视广告收入,并且自此之后一路高歌猛进逐年增长,我们的电视广告收入却在节节萎缩。请看图1、图2两图:

图1 我国电视广告收入2010年至2018年走势图

图2 我国网络广告收入2010年至2018年走势图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公开资料,截至2018年上半年)
两图对比,一目了然。电视广告在2013年达到顶点,为1119亿元人民币,而后逐年下滑。而互联网广告2013年略低于电视广告,而后一直保持高增长,2017年达到3500多亿元,2018年上半年,已经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这种趋势直至今天。据国家广电总局财务司的数据显示,2017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稳中趋降,总收入1518.75亿元,同比下降1.84%;请注意,这是“广播”“电视”的广告总量,还不及当年互联网广告的44%。
更令人无奈的是,电视广告这样的体量,还进一步向央视和“五大卫视”集中。2016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1031亿,同比略有下滑,而仅五大卫视收入合计就超过300亿(央视数字没有透露)。整体来看,一方面,电视广告收入整体自2013年来开始逐渐下滑,每年下滑2%~3%;另一方面,五大一线卫视收入规模不断提升,广告时间段也呈现进一步的集中化趋势。
“马太效应”进一步彰显。其他的省级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已经是无可奈何地大幅滑落,更不要说我们市县广播电视台了。
当然,不否认有的市县广播电视台,如浙江长兴县台、湖南浏阳市台以及广东、江浙经济发达地区等市县广播电视台,他们有的依仗传统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有的锐意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得红红火火,但这些毕竟是极少数,全国其他绝大多数的市县广播电视台都已经陷入困境乃至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已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主流媒体大多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这些工作是“铁饭碗”,在广播电视台工作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但时过境迁,使我们不得不直面市县广播电视台的生存环境问题。
目前,全国有地市州盟333个,县及县级市(旗、特区、林区)共2861个,这3194个县市级行政区划,几乎都有一件广播电视台。这是最基层的、传播最广的媒体,党和政府在县市级区域的发声主要靠此,所以,市县广播电视台的生死存亡问题绝不是一个小问题。
市县广播电视台(本文特指全国大多数的市县广播电视台,并非全部。下同)的生存状况,到了应当受到强烈关注的时候了。
影响我们生存发展的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一个因素:内部因素。体制因素所导致的内部活力不足,创新不足,内容老套、千台一面等。
第二个因素:外部因素。这就是大环境使然,外部因素成为更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网络媒体的冲击,手机客户端的迅速普及,自媒体雨后春笋般地繁荣昌盛,腾讯、爱奇艺网站以及快手、火山等短视频网站的迅速发展,都成为击垮广播电视台的致命一击。正像去年(2017)击垮的著名数码相机品牌尼康,使他不得不关闭中国工厂的不是佳能、不是索尼,而是跟相机完全不相关的另外一个产品——智能手机!
手机也是如此。从开始的手机老大摩托罗拉到崛起的世界品牌诺基亚,当诺基亚傲视全球没有敌手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苹果”,一个原来做电脑的“苹果”,它做出了触屏的智能手机,很快把手机世界老大的“诺基亚”给干掉了,而且没有还手之力!
再有,国内方便面市场的老大康师傅,在中国多少年都是独占鳌头,当它得意洋洋、看不到对手的时候,崛起的几家跟它毫无关联的新型互联网公司——饿了么、美团等,使康师傅的销售量呈现每年几亿包的下降。打得康师傅节节溃败的不是统一,不是今麦郎,更不是白象,不是任何一个平日里厮杀惨烈的竞争对手,而是美团、饿了么这些新兴互联网公司,是散布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靠外卖生存的小作坊。
我们都知道:美团是做外卖的,滴滴是做打车的,两者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忽然有一天,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在网上曝光,也就是说,打车起家的滴滴,竟然要和美团抢送餐的业务了!这下可好,美团也宣布要进军打车业务了!为了抢夺司机资源,美团给前2万名报名的司机(北京是前5万名)享受3个月零抽成的优惠。
这就叫:我消灭你,但与你无关。
与什么有关呢?时代!时代的残酷在于,往往你被抛弃了还一头雾水,事先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
在时代的列车面前,没有人是可以逃离的,如果不做好准备,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危机意识,那么当噩运降临的时候,往往会招架不住,犹如天塌地陷。
对于我们市县广播电视台来说,这个“天塌地陷”就是:广告主跑了,广告没了,他们有更迅捷、更便宜的平台了。
时代——这就是个让人爱、让人恨、让人哭笑不得、让人无可奈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