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播类综艺节目/活动领衔“青春海峡”主题盛宴
季播类综艺节目是当前最受青年受众喜爱的一种节目形态。节目中的娱乐元素、明星效应、叙事风格和话题新颖等特点,契合青年一代思维跳跃、崇尚个性、追逐时尚、喜爱新潮的族群特点,满足了他们使用视听媒介满足个人情感需要和舒解压力的需求。在台湾,青年受众一直都是综艺节目的收视主力军,但随着台湾媒体行业的低迷,综艺节目的产出及其影响力都受到极大影响。与此相对的是,大陆综艺节目市场日渐壮大并成熟,制作水平已领先台湾,由此培养了大量的台湾青年受众。基于此,海峡卫视从2016年开始,集中力量重点推出两档季播节目:《青春最强音》两岸高校音乐大赛和大型美食文化季播真人秀《味之谜》。

图1 《青春最强音》两岸高校音乐大赛
1.以“乐”为媒——两岸高校音乐大赛《青春最强音》
音乐是最美妙、最省力的沟通语言,对于身处海峡两岸的青年人来说,尤其如此。《青春最强音》以“音乐”为媒,为两岸大学生打造音乐梦想的舞台,采用两岸在校大学生组队参赛的形式,邀请广受两岸大学生喜爱的知名艺人担任评委和导师。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季,实现了最广泛的两岸青年族群的覆盖。从广度上看,通过两岸海选,活动从两岸各大高校中甄选出晋级校际比赛的高校,第一季大赛覆盖并影响百万两岸在校大学生群体。第二、三季大赛均在两岸高校举办多场推广活动,两岸200多所高校参与,其中包括台湾各大高校,覆盖两岸大学生群体370万人。从深度看,《青春最强音》灵活结合两岸年轻族群最流行的元素,如校园十佳歌手赛、腾讯直播、微博上墙、Facebook粉丝团、网络直播等,深入两岸校园及青年社群,在两岸青年中引发持续的高关注度。
除了为两岸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音乐才能,释放青春激情的专业舞台,《青春最强音》更致力于打造一个两岸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平台。每一集节目均设置一个供两岸大学生讨论、能激发两岸大学生情感共鸣的话题,通过歌唱、讲述与舞台表现的方式,激发两岸大学生彼此的交流愿望,分享彼此成长的青春故事,实现彼此的相互认同与情感交融。如《青春最强音2》晋级赛时,设置了大学生活、爱情、亲情、友情、创业和人生态度等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引发现场与网络上两岸青年的热烈讨论,挖掘到了许多青春小故事,既丰富了节目内容,也为两岸青年找到了许多情感上的链接点。“有人永远爱着你”话题全网阅读量924万,《打个电话对爸妈说“我爱你”》小视频在秒拍上的播放总量达1418万,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网、共青团中央等超过200个权威大号转载直发,登上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四名。《青春最强音3》则在“抖音”平台上发起区域挑战赛,组织两岸青年上传“唱响青春”主题视频超过1.8万条,话题“青春最强音”上线四天播放量突破1亿,转发、评论、点赞等互动量超300万次。此外,2018年国庆期间,海峡卫视还举办主题活动“你的青春里有哪些歌声?”,邀请两岸青年录制一分钟“正能量”歌曲上传抖音,话题总播放量126万次,单条视频最高点赞6000多次。
《青春最强音》无论是在地面、电视还是网络上的传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三季活动均通过台湾东森脸书直播,连续三年创下台湾脸书直播史最好成绩。借由《青春最强音》打造的两岸青年交流的平台,使更多的台湾大学生有机会到大陆亲身体验,加深对当代中国大陆的认识和理解。从初来乍到的紧张惶恐到熟悉之后的敞开心扉,台湾大学生们对祖国大陆的认识日渐真实具体。

图2 《味之谜》豆瓣评分8.0
2.以“食”相约——《味之谜》美食文化真人秀节目
《味之谜》是由海峡卫视原创,走遍闽台两岸20多个特色县市,从两岸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饮食文化入手,邀请蔡澜、沈宏非、牟真理等享誉两岸的美食文化大家参与,追溯海峡两岸文化认同。节目注重内容精品化生产,创新推出“纪录片往后退半步、综艺向前半步走”的制作理念,推动季播真人秀节目去娱乐化,将文化纪录片与娱乐真人秀相结合,兼具青春气息和文化品位,获得观众好评,获得“豆瓣”评分8.0的高分。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扩大节目影响力,充分整合节目资源,《味之迷》从第一季(当时节目名称为《味解之谜》)开始,就专门针对新媒体进行设计。例如,节目在录制时曾和“斗鱼直播”合作,提出“一鱼多吃”的做法,将录制过程进行直播,实现电视内容的差异化传播。该做法充分利用节目内容资源,通过多样化渠道,设计符合渠道特征的,或长或短、或整合或碎片的节目内容,从而满足新媒介时代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媒介使用需求。最终,网络直播和话题宣传单日最高阅读量达3.7亿人次。节目创作方面,为了更贴近两岸青年受众,节目制作团队使用大量年轻编导,力图通过最符合青年文化的语言、符号、风格等,提升节目对青年受众的吸引力,同时引领两岸青年受众的观赏品位,在轻松愉悦的观看过程中提升其文化素养,进一步培养两岸青年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图3 海峡卫视打造多个“国字号”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