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体制,创新发展
重构管理体制,激活创新热情。台党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2017年3月,宜春台启动广电内部机制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部门互不往来的管理模式,重构行政体制,推行了大片区管理制度,实现了“五个重构”。
1.部门机构重构。将原来各自运行的11个部门划分为五个大片区,实行大片区管理部门,部门管理栏目,栏目再具体管人的管理办法。第一片区由新闻节目中心、总编室、大型活动节目中心和新媒体中心组成;第二片区融合《月都红绿灯》和《法治宜春》栏目,为全市指定性社教节目服务;第三片区由经济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组成;第四片区为广播电台和广电报社;第五片区则把办公室、技术中心、财务中心等后勤服务类部门融为一体。
2.目标任务重构。第一片区,承担全台中心工作——新闻宣传,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宜春一套新闻综合频道,把新闻台做大做强;第二片区打造法治频道,将专业类服务节目的内容做好;第三片区重点打造宜春二套公共频道,负责全台所有创收类专题节目,将经济生活服务类节目内容做活;第四片区探索做好广电空间节目和纸媒平台节目的融合方式,试行电台和报纸融合工作;第五片区将全台服务工作做细。

图3 宜春市广播电视台服务大厅
3.人员管理重构。我们对片区实行片区长负责制,人员原有身份不变,全员实行定岗定责,分类进行绩效考核,由一个萝卜一个坑变成一个萝卜多个坑,过去人浮于事的现象基本消失,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片区的肖立群就认为,“我现在不但要做原来负责的新媒体的管理编发工作,还要负责新闻节目中心的文字编辑工作,因为实行片区管理后打通用稿通道,我们的微信、微博更新快多了!解决了原来新媒体采访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样,播音员全部归新成立的播音部统一管理,打破了播音员栏目管理带来的使用率不高的弊端。
4.奖惩机制重构。完善考核机制,各个片区一线工作人员拿出一部分工资作为绩效跟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挂钩,并根据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设定不同的工作任务,实行绩效考核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从而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深受大家的点赞和认可。

图4 宜春台考察其他地市的融媒体中心
5.设备管理重构。所有设备由片区长负总责,根据节目需要科学调配,一举打破了过去部门之间固定资产重置、机器设备互不流通的工作壁垒,从硬件和基层设施上促进了媒体之间的进一步融合以及现有资源的集中共享和充分利用。
重构体制,一是有利于各个节目生产一线的部门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有效清除各干其事的懒政现象,为之后的融媒体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二是打破了行政化管理体制,在全台范围营造了一个新闻立台、节目活台的强烈信号,除了经营部门和后勤部门,其他所有人员都全身心投入节目创作当中,全台不同媒体的力量都集中到如何生产出好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上来。